歷史上,不乏這樣的智者,他們在困境中覺悟真理,在命運拋下的苦難中返本歸真。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人,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僅二十歲,就成為進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幾乎名列榜首。被皇帝譽為「宰相」之才,他直言敢諫,銳意進取,想有一番作為。用他自己的話說,疾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然而,在他激流勇進之時,一場牢獄之災卻把他從人生的頂峰推到了谷底。
被貶黃州
公元1079年,發生了著名的「烏台詩案」,有人指稱蘇軾在詩文中誹謗朝廷,誣陷者千方百計羅織罪名,想把蘇軾置於死地。蘇軾被捕入獄,被關押四個多月。
免於死罪的蘇軾,被流放到黃州。物質上的貧困,卻使得他有機緣躬身靜思,直面人生的起落。
據《冷齋夜話》記載,就是蘇軾被謫,去往黃州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事情。當快要抵達筠州前,蘇軾的弟弟蘇轍,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與雲庵和尚、聖壽寺的聰和尚出城迎接五戒和尚。第二天,談起來時,雲庵和尚、聰和尚也都道出自己做了同樣的夢,蘇轍撫掌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樣夢的事,真是奇怪啊!」
當見到蘇軾說起這件事時,蘇軾說:「我八九歲時,曾夢見自己是個出家人,往來於陝右地區。我母親懷孕的時候,夢見一個僧人前來投宿,那個僧人瞎了一隻眼。」雲庵和尚說:「五戒和尚正是陝右人,瞎了一隻眼。他老年在高安遊化,後在大愚圓寂,算起來他圓寂已經有五十年了。」而這一年,蘇軾正好四十九歲,在他的詩作《南華寺》中曾寫到,「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 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
在過去的佛家修煉中,往往是累世修行,一世修不成,下一世接著再修煉,歷史上這樣事例非常多。正是在黃州期間,蘇軾回首審視自己的命運,並開始潛心研習佛法。
苦中作樂
到了黃州,蘇軾從未遇到過的艱苦困頓的日子來了。
蘇軾是清官,兩袖清風,到了黃州全家人的吃飯成了問題。一開始,每月把僅有的一點錢分成三十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早上用畫叉挑下一串做當天的生活費,然後將畫叉藏起。又找到一塊廢地,荊棘瓦礫,滿目瘡痍。蘇軾別無選擇,帶領全家老小清除瓦礫,刈割荊棘,深挖細整,終於整理出五十畝田園。看到蘇軾有了田地,「四鄰相率助舉杯,人人知我囊無錢。」
在辛苦勞作之外,蘇軾「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他在《東坡志林》「人生有定分」中寫到:「抑人生自有定分,雖一飽亦如功名富貴不可輕得也?」難道人生有如天定,就是能吃飽肚子這件事,也和功名富貴一樣,並非輕易就能得到嗎?
物質的匱乏,卻可以造就精神的昇華,在困境中,蘇軾以苦為樂,從不悲觀。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前所未有的困難中,蘇軾卻悉心關照著身邊的每個人,家童白天太累,晚上回來敲門敲不開,蘇軾就獨自到了江邊。「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個典故出自《莊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人的身軀只是一個物質存在,並不是真我,世間營營之事,只不過是名利情仇,不值得留戀。「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人生如一葉扁舟,隨遇而安,超然物外,即是心安。
在佛教看來,身體是皮囊,心為身累,心為身縛,當面對苦難,泰然處之,才能見到其他不同的真實物質和境界的存在。
(未完待續)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3/12/3/21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