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五個月家庭人員的變化,環境也隨之變化了,不看的電視,現在是天天開著,只要你在屋裏幹活,就能看到或聽到,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自由自在的想上哪就上哪了,家裏來的人也得經過丈夫同意才行,不然就給臉子看或罵罵咧咧的。
我心裏很困惑,幾次都想發脾氣,但想起師父的承受,自己都忍住了,心裏很苦;有時真想像以前一樣跟他大吵一場,然後出走單過。忍忍再想想:如果我還像以前那樣不理智,只想在常人中活得痛快些,身邊的人就不能得救,這不是師父想要的。他們也都是師父的親人,曾為了得這個法,生生世世付出的太多太多,甚至掉過腦袋,想想這些,我只能向內找、修好自己。想起法的時候,還能做到,反之,就很苦或麻木,時間一長,思想業鑽了空子,它讓我不願意煉功,法也看的少了,而且還跟常人看起電視來,看完就後悔,著急,沒辦法,我明白的一面就求師父加持我精進。
機會來了,孩子出去旅遊,我就和同修(大姐)晚上去孩子那住,也想借此機會讓大姐天天早上帶我煉功,除此之外,還能一起學法、發正念。
有一天晚上,我和大姐發完一個小時的正念,大姐還要讀一講法再睡覺,我當然願意,但在讀法時,由於我白天在家,沒拿來「老花鏡」,孩子家的這本《轉法輪》又是繁體字,順序又是縱向排列,有些字我還不認識,在讀的過程中,一邊調節眼睛的焦距儘量看清書上的字,一方面還要分辨字念甚麼,字一旦不認識,大姐就提醒我,我有時為了記住這個字,就多看一會,大姐聽我沒聲音,認為我又不認識了,再提醒,我就著急,這一急,又找不到行了,想告訴大姐我現在的狀態,又怕大姐為了我今天不學了。
那時我只能全神貫注的用眼睛去看書上的每一個字,在用全部的心思去分辨字念甚麼,又不能急,一急聲就大,聲一大就找不著行,我就慢下來,慢慢的念,生怕再跑行,速度緩慢、聲音溫和,不認的字也能從以前讀過的法中想起來。
念著念著字字句句都入了心,每讀一句法,腦中都會出現自己做過不符合法的地方,就這樣越念越想念,越念越祥和,念完一講後,大姐說:你今天讀法的聲音又輕又祥和,沒有了黨文化的「衝」,我也就跟著聲音小了起來。我明白,今天學這一講達到了師父說的靜心學法了。學這一講法使我整個人在二十四小時內都在法中,做甚麼事都用正念看問題。
第二天在學法組,學完法後,有個外地同修想要切磋一下,有個同修提議讓我說幾句,我拒絕了,頭一次覺的自己修的太差勁了,沒啥說的,而過去每回不讓我說,我還說起來沒完呢,滔滔不絕的說。別人打斷我的話,我還伺機打斷她的話,再搶著說,不管說的在不在法上和在不在交流的問題上,我都自以為是的說。現在想起來,給同修們添了不少麻煩,真是慚愧!
學法後,我又去另一個同修那兒辦事,同修見到我,就用諷刺的語言跟我說話,我沒吱聲,因我知道這樣說話是不符合法的,他很詫異,因為平時我就像他這樣回他的話。過了一會兒,他又跟我說起同修之間鬧矛盾的事情,我覺的他在背後議論別人,不符合法,我就說了一句,不要這樣說,每個修煉人都有沒修去的人心。他還繼續鑽到具體事件中說他知道內幕,他此時的狀態讓我起了厭惡的情緒,但我馬上就意識到,師父說過:「倆個人之間發生矛盾,第三者看見了,第三者都得想一想我自己哪裏有不對,為甚麼叫我看見了?何況倆個發生矛盾的人就更應該看一看自己,要內修嘛。」[1]這樣看來他的表現就是我的一面鏡子。他看我不搭茬,他又說起我的哪些不對,我都虔誠的接受,併合十謝過,沒有一絲狡辯。他覺的不可思議,就聊上了常人嗑兒,我很無奈的說自己有事情要辦,在離開時,他說了一句:「今天是我見到你最『窩囊』的一次。」我聽後,真的是痛恨自己以前就是這樣傷害別人,我對不起被我傷害的同修。
下午,我又去了剛結束病業假相的同修家,因跟另兩個同修約好去她家學法、發正念,發正念時,我的掌不一會兒就立住了,渾身被能量包裹著,發出的功所到之處,一切邪惡全部滅盡,講好是發半個小時,可後來整整發了一個多小時,才覺的不長時間;以前發正念,一發正念,就緊鎖眉頭,使勁兒的發,身體累的夠嗆,還沒正念的感覺、也靜不下來。
隨後讀法也很入心,病業假相的同修的眼睛也由渾濁變的發亮了,她在發正念、學法的兩個小時的時間,都坐在沙發上,學法時堅持拿著書看,我們都很感謝師父的加持。
這時其中有一個同修要切磋一件事,總是鑽到事中嗆嗆著,另一個同修看到她這樣,就表情嚴肅的大聲呵斥她,而且邊說還邊揮舞著手臂。她的舉動嚇倒了我們在場的所有人。
我當時就覺的這不是以前的我嗎?打著幫助同修的幌子,其實是在發洩邪黨灌輸給的怨恨,激進的高調發言,指責同修的缺點、好想鬥倒對方,才能解自己不知哪來的恨一樣。傷了多少同修都不知,還自以為是,洋洋自得,那一刻真是被邪黨文化變成了非人還不自知。
以上就是我靜心學了一講法後二十四小時內的受益過程,叩謝師尊的加持!
弟子一定要精進。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美國東部法會講法》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9/4/6/17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