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修提出這些問題時,我沒有解釋也沒有否定,我理解那是內心的怕心與人心;同時明白每個人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都不同,只是,要如何去達到共識讓大家一起動起來做?我想到師父說:「大法的事也好,神韻的事也好,包括大法的其它一些事情啊,不是少數人做的。如果你這個地區就一個人,神會幫你把它做成。如果這個地區有其他人而不動手,那神絕對不允許的,所以你必須得去叫大家都去做。負責人是協調人,把他們協調好,調動好,叫大家都去做,這才是負責人!你說我是負責人,我就要自己做,不是你說你是做這個事的負責人,不是這概念哪。我一直在這麼講,我是叫負責人把這個地區的人帶好。不要怕他們出問題,一時可能沒有經驗,時間長了,做做他們就有了經驗了。關鍵是要經常帶他們學法,叫他們認識責任重大,他們慢慢的就會做好了。」[1]
由於當地同修對於目前神韻推廣與茶會的形勢不清楚,所以內心就會有許多想法、疑問。今年台南地區針對同修與同修家人辦了二場茶會,我就鼓勵當地同修去參加。晨煉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談論著「茶會」,說得津津樂道,有人就問:「之前不是說要辦茶會嗎?那我們就辦吧!」剛好推廣組也發來訊息,希望我們區辦一場茶會,就這樣大家有了共識,決定舉辦茶會推廣神韻。
辦理茶會首先要找場地。租場地前,幾位有經驗的同修和我們一起學法後,謙虛的告訴我一些細節和注意事項。原本,我看中當地最符合神韻高格調的兩家餐廳,但約談後都沒租成。後來大家一起商量,想起曾經去某家餐廳張貼過海報,也很適合,建議去這家餐廳問問看!到了這家餐廳,會計小姐問明來意,引薦一間可以容納15桌、座位100人的房間,勘查後覺的正符合我們的需求;但會計小姐說能否租用,需跟老闆談。晚上我與同行的同修先交流,這是要讓我們有機會跟老闆講真相,相信我們用真誠的心告訴老闆我們做神韻的內涵與意義,老闆會答應的。在師尊的點化下,我知道只要去做就對了,路都鋪墊好了,等著我們去接緣。隔天約見老闆聊開後,得知老闆曾在2011年當過獅子會的會長。老闆說他知道神韻,也聽過神韻說明會,知道我們都是推廣志工,願意租借給我們。整個過程,感受到這一切都是師父在加持、在幫著,確信明白師尊在護場,增強我的信心。
場地確定後開始著手邀約貴賓。首先大家協調配合好時間,當有對像要拜訪時我們就一起去做。記得第一次去拜訪時,我們三、四位同修騎機車跟著領路的同修,騎著騎著不知怎地就往我住家的方向去,剛好又停在我家附近的巷子口,要拜訪的是一位看起來不起眼的住戶,進了門裏面坐著十幾位村民在泡茶,好像是等著我們來跟他們介紹神韻一樣;其中一位村民直接問:「妳們都是煉法輪功的人?」我們同聲都說:「是。」「今天特地來拜訪是要告訴大家我們要在這附近辦一場介紹神韻藝術團的茶會,想邀請大家來參加。」說完開始有人想了解我們辦茶會的目地與意義。同修用自己的認識方式簡要說明,重點還是真心邀請他們共襄盛舉,蒞臨這場茶會。最後聚集所的招募人願意開車,共邀請了五位眾生前來參加,同修出了門外後對我說:「裏面這些村民妳不要看他們穿著不怎麼樣,他們有些都是有農地的有錢人!」這一趟拜訪讓我找到了自己有以貌取人的觀念,以及瞧不起別人的心。
另一次,兩位同修同行拜訪一位相識的緣故,想邀請他參加茶會,對方一看邀請函上的講師竟然就是教他先生中醫的指導老師。說好久沒見到老師了,一定得去聽他演講,後來他們還直接買票並且參加了茶會。過程中真的深深的感受到師父都鋪墊好了,就等著我們放下人心,去接引有緣人。
這場茶會從場地租借、邀約及茶點,都是同修們協力完成的。大家從不會做,到後來突破怕心,願意一起走出來,形成整體。從中感受到同修們都是抱著一顆無私的心,正如師父說的:「他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就是他的事。」[2]
而在整體配合中也讓我看到並理解到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所發揮的特長不同,但環環相扣卻很重要。也在過程中找到那顆羨慕別人的心,自卑的心及背後隱藏的妒嫉心。同修做得好不是為他高興,而是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那就讓有能力的同修去做吧!對照講法:「你是勞模你幹的行,你要早來晚走,這活兒都你幹吧,你幹的好,我們不行,冷嘲熱諷,好人都不好當。」[3]這些想法不就是一顆妒嫉心嗎?認識到之後,我歸正自己,要有共同把事做好的心;看見同修的能力好要真心為他高興,互相學習,比學比修,因為我們是一個整體。
茶會當天在師尊的保護、大家整體的配合下,整個場讓人感受到慈悲祥和。眾生不畏寒冷仍依約前來參加,報到率將近九成,這些都是因為同修們為讓眾生明白真相及救人中真誠及善念的體現。
「佛光普照,禮義圓明」[3]。師父相信我們會做好,所以我相信我們能做好。
以上一點修煉體會,如有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六年紐約法會講法》
[2] 李洪志師父著作:《各地講法二》〈二零零二年華盛頓DC法會講法〉
[3]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8/7/7/17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