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多位同修被綁架的一點反思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近段時間,本地多位同修被綁架、迫害,具體原因不詳,但我想就我所了解和知道的一些問題來談談我們作為整體在修煉方面的一些漏洞。

一、手機安全問題

很多同修不注意手機安全問題,明慧網一再的提醒手機安全,本地仍有一些同修,特別是老年同修,仍不注意手機安全,同修之間手機聯繫是常事,而且講真相,做其它大法的一些事,也用手機聯繫,覺的自己說的是暗語,邪惡聽不懂。有的獨居同修覺的同修親,給同修打電話,哪怕說上幾句常人話心裏也安逸。更有甚者,同修一再的向她本人提醒手機安全、網絡安全,都仍然不屑一顧,且堅持說自己的手機十幾年來沒出過問題,且是業務手機,沒被監控,網絡也用常人網上大法的網,還說是自己家常人的名字上的戶,不存在安全問題,同修發現後給其改為明慧要求的網絡安全,此同修覺的不方便,又叫自己家常人改成常人網絡上明慧網,而且在大街上與同修講真相等一些重要場合,直接把手機掛在脖子上。

同修,你覺的你多年來也這樣,你沒出事,你能保證你的手機沒被邪惡監控?你能說邪惡沒有動你,也許是邪惡正在利用你來迫害其他同修,因為你起到的是邪惡起不到的作用。師父也有過多次關於手機安全問題的講法,你不聽同修的提醒,你聽師父的話了嗎?見其所做所為的同修還與此同修一起說,做大法的事,你們是不是在為邪惡迫害其他同修起最有力的保證?

二、崇拜同修

本地一些同修有事沒事就愛找在本地有些名望,自己覺的修得好的同修交流(修煉的好壞是心性上下功夫,而不是人的表面地位和財富)。我知道的一個全家修煉的同修,在本地無論是常人地位和修煉情況都讓其他同修崇拜,而該同修因為心性的修煉長期上不去導致病業離世,而家庭關係也一度緊張,家中其他修煉人也遭受很多很大的其它魔難,其他的幾個被崇拜的同修也出現不同成度的魔難。有的也離世了,此事件中雙方同修都要深刻反思啊!同修們,難道被另外空間邪惡迫害的同修就沒有我們的責任?

三、資料點單線聯繫的問題

很多做資料和項目的同修沒有嚴格按照明慧網要求的資料點單線聯繫運作,一說誰誰在做甚麼,好像大家都知道,是,你覺的都是同修,信得過,可是你知道同修中有修煉層次的差距,有修口的嚴重問題存在,不按明慧網的要求做就是對自己和整體的不負責,更是對眾生的不負責,至少我知道修煉人一旦出事,家中親朋好友都為此擔心,有的本已對大法有正面認識,可當他們看到同修被迫害,他們在多種人心的作用下就會對大法有不好的認識,的確,同修做不好,一再的出事,他們如何得救?

資料點單線聯繫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素養,我們做的事不需要讓無關的人知道,哪怕是家人同修,能避免我覺的也儘量避免,平穩的做好三件事,才能更好的修好自己,救度更多的眾生。

四、越是邪惡的地方越是沒人講真相

本地從一九九九年迫害以來,同修們前仆後繼的用各種方法向本地民眾,公、檢、法相關機構,人員大量講清真相,本地修煉環境一直很好,同修們有的產生了顯示、歡喜等心,相鄰地區迫害大法和同修卻顯得很邪惡,因此,相鄰地區的同修也相繼投來了讚美和羨慕的目光,相鄰地區同修由於不敢在本地講真相救眾生,很多都來我地區講真相,見同修,交流切磋,本地同修一度想去相鄰地區支援講真相也因為各種原因而未能堅持下去,是否也給另外空間邪惡找到了迫害的漏洞?

我們舉個例子,就像我們在捉壞人,我們家家戶戶都把門關起來,可就你家不關門,你把門敞開,你人還跑別人家去了,那壞人是不是就跑到你家去了呢?你應該承擔的救的你那部份眾生你沒有去救他們,你由著邪惡去毀壞他們,能行嗎?我們大法弟子不是我們那一地區眾生得救的唯一希望嗎?你不救你那範圍的生命,你跑別人家去救別人範圍內的眾生,而這部份生命他們已有人管,有人講真相了呀,可你自己該負責的生命你卻逃跑了,跑去別人家覺的他們家環境好,那你們家的壞人還得來找你呀,還得迫害你們家的眾生啊,因為你世界的眾生沒人管啊,相應的還跑別人家去迫害別人啊,(本地已出現跨地區迫害,綁架大法弟子),想用更平和的話語來表述這一認識,但還是覺的說得有些過激,請同修原諒。

五、把做事當成了修煉

很多同修一提起做大法的事,不論多難都行,同修有事可謂是有求必應,可是一到修心性的時候就很容易滑過去,還有一些同修,長期學法不入心,學法走形式,我們不要忘了,學好法,修心性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最大保障。做事的同修安全意識薄弱,一些老年同修(這裏主要是農村老年同修)連最基本的安全意識都沒有,資料點單線聯繫,項目更應該單線聯繫,注意修口,注意常人中的一些安全隱患,做事的同修更要靜心學法,我個人覺的如果做事同修覺的自己這段時間學法,修心跟不上,自己就應該警醒了,不要把做事放在第一位,學法,修心才是關鍵。

以上只是我個人所看到和悟到的本地一些情況,也不知道是否全面,是否有偏頗,如果其他同修有更多好的建議和意見請寫出來提醒大家,邪惡迫害的是同修,更是本地區的眾生,實在心痛!

【編註﹕本文代表作者個人當前的認識,謹與同修切磋,「比學比修」。】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