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上古三代時期的天命思想(8)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八月十日】與前人相比,周人天命觀的革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從「天命恆常」轉變為「天命靡常」、「命不於常」。

無論是在夏還是殷商,君王都視天命為永恆不變的東西,都以為自己一旦擁有天命就不會也不可能失去。但歷史演變的結果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先說夏朝。夏末,夏桀無道,德行敗壞。據《帝王世繫》記載,有一次伊尹向夏桀進諫說:「君王不聽臣子們的意見,亡國的日子不遠了。」但夏桀聽了完全不當一回事,啞然失笑說,「你又來妖言惑眾了,天上有太陽,就像我有子民,太陽亡我才能亡。」然而沒多久,夏桀就被商太祖商湯打敗,成了亡國之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湯革夏命」。「革」,就是去除、改變;「命」,就是天命。「湯革夏命」意思就是上天要收回賦予夏王的治理天下的使命,商湯順應天意革除了夏桀的天命。

再看商朝。與夏桀一樣,商紂王也以為天命不變,永遠會站在自己一邊,結果最後也成了亡國之君。原來榮膺天命的王朝,可以失落天命,降為邦國,這叫做「墜厥命」;原來的邦國,可以獲得天命而成為統治天下的王朝,這叫做「受厥命」。商亡周興就是商朝「墜厥命」和周邦「受厥命」的過程。

總之,無論是殷商代夏還是商亡周興都徹底顛覆了「天命恆常」的傳統觀念。針對這一現實,周公一改前人的思想,大膽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新觀念,意思就是天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周成王即位後,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功改封於殷商故都朝歌,上任之前周公特地諄諄告誡他:「嗚呼!肆汝小子封。惟命不於常,汝念哉!」意思是說,天命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會更換轉移的,要他牢記自己的這一勸告。

在告誡殷商舊臣時,周公曾多次回顧過天命在夏商周三代更改轉移的歷史。據《尚書﹒多士》記載,周公對他們說,上帝制止遊樂,可夏桀不節制遊樂,上帝就降下教令,勸導他,但夏桀不聽上帝的教導,大肆遊樂。因此,上帝降下大罰,廢止了夏的大命,命令你們的先祖成湯代替了夏桀。從成湯到帝乙,殷的先王沒有人不力行德政,慎行祭祀,也沒有人敢於違背天意,不配合上天的恩澤。而後繼的紂王不敬重上天,不顧天意和民困,大肆淫遊泆樂,因此,上帝不保祐他了,把災禍降給了殷國。我們周國佑助天命,奉行上天的明威,執行王者的誅罰,宣告殷的國命被上天終絕了。不是我們小小的周國敢於取代殷命,是上天不把大命給予那信誣怙惡的人,而輔助我們。

既然天命在夏商周三代是轉移的,那麼周代受了天命之後會不會重蹈前代的覆轍呢?周公認為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據《尚書﹒君奭》記載,他曾對召公說,上天把喪亡之禍降臨給了殷商。現在殷人已經喪失了他們的天命,而我們周室承受了福命。但是我不敢說周室已開始的基業就能永久地延續下去,我也不敢斷言周朝的王業能擺脫不詳的結果。如果周人的後嗣子孫不能敬天理民,不能繼承發揚先王的敬天傳統,他們就將永遠失去天命。(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