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大紀元中修煉成長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尊敬的師父好!
同修們好!

我修煉六年了。在這六年中有很大一部份是在英文大紀元中修煉的。回想起來,其中有許多和同修們一起走過的我非常珍惜的過程。

(一)開始

在修煉中相信許多同修都有類似的體會:我們經歷的許多事情似乎都是有序的安排好了的。當時我加入英文大紀元看起來也好像是個偶然事件。因為英文大紀元需要翻譯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有同修找到我幫忙,並建議我一起參加英文大紀元每個星期四的學法,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一次加入英文大紀元的會議。剛剛加入時還感覺有些不習慣。那時每個星期四在會所還有一個關於講真相的小範圍心性交流,我之前也時常參加。有一次我參加英文大紀元會議過後想著下一個星期我還是要去參加講真相交流,可是沒想到那個交流小組竟然突然停止了。於是我就一直參加著英文大紀元的會議。也許對於其他同修來說會覺的這只是個偶然,可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我覺的這也許不只是個巧合。

還記的那時有許多的年輕同修和我一樣在英文大紀元,而且大家似乎都是在那一年左右加入的,我相信這是一種奇妙的緣份。

不久後,一位記者同修交給我一些採訪任務。有一次我一個人去烏節路的一間購物中心裏面採訪一個Cafe的開業慶祝活動。當時活動主辦方的一位工作人員問我要不要採訪廚師。工作人員帶我走去廚房,Cafe的老闆也在。老闆是位日本人,剛開始聽說要採訪時態度似乎很傲慢,我就用日文問他可不可以採訪,他竟然突然態度180度轉彎,非常禮貌熱情讓我進廚房採訪廚師了。廚師也是位日本人,他做的點心聽說在東京非常受歡迎。可是廚師的英文不是非常流利,所以採訪從英文采訪最後變成了廚師只說日文。我對日文的了解其實也很膚淺,可是他說的一些我沒學過的單字當時竟然都能猜對意思,覺的真的是個奇蹟。這一次的採訪對經驗幾乎為零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鼓勵。

後來很幸運的,記者同修經常帶著我一起參加一些採訪,在寫稿的過程中也鼓勵我參與,譬如鼓勵我寫採訪稿件的開頭。雖然我並不覺的自己那時的參與有幫到同修,但同修當時卻幫助我許多。在與她一起採訪的過程中我逐漸了解了採訪所需要的準備,以及構思,採訪的過程大概是怎樣。採訪的文章發表以後,通過閱讀再學習同修是怎樣寫的。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憶。真的非常感謝這位同修。

(二)成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參與的事情也漸漸的變的比開始多了一些,也就產生了一些觀點或是觀念。記得大約是三年前,一些同修包括我,覺的我們的報紙似乎缺乏清晰的市場定位,封面設計似乎也不夠專業感。於是熱心和熱情驅使我們許多天相約在網絡上以及面對面的討論、去書店和圖書館翻閱各種報刊的內容和設計,有時甚至討論至午夜。

我們之中一位懂設計的同修設計了一個封面樣本,我構想了大概的版面內容,另一位年輕同修則可能是構想了大概的發展方向和計劃。後來在星期四的會議上,我們展示了我們新的封面設計,那位年輕同修也講演了可能的發展方向和定位。不過我們的熱情很快被涼水澆滅。負責人並不認可新的計劃,其他同修們其實也沒有表示支持。

沒獲得支持的原因可能有許多。當時的我們想讓報紙看起來煥然一新,提出了許多改變,但是我們對於自己能夠付出多少去維持報紙卻沒有甚麼考量。還記得當時負責人問那位年輕同修和我:「你們會在英文大紀元做多久?」這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當時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負責人說:「你們不是在回答我,是在回答上面。」我當時大概是說:「能做多久就做多久。」事後我想了這句話好幾次,突然才感到很大的責任感。再後來有時我遇到困難或者心性考驗過不去想要退出時,這句話有時就會在我的腦海裏出現。

而且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那時候我們的封面設計,其實也確實是不怎麼樣。當時我們在會議上提出的市場方向和定位是甚麼,我現在都完全沒有印象了。

現在提起那時發生的事是感到好笑,可是在當時一盆涼水澆下來也不是那麼好過的。也是一會兒被生氣的情緒佔據,一會兒又想到修煉要有正念。

當時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寫文章的同修在會議結束時對我說:目地(意義)是要讓大家都參與。你們就是不明白。這件事幾乎是我從新理解項目和配合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之前我對甚麼是配合沒有太多思考和深刻的體會。後來我把這位同修說的話交流給一起參與了封面設計的同修們,我們都認同我們應該向內找,像這位寫文章的同修一樣去默默的做,默默的圓容和配合,補足不足之處。

在《再精進》這篇經文中,師父說:「那麼有的人說我們也是想能配合的更好才提出不同的看法,他不接受我們就覺的這個事情不好辦。不是這樣的。作為大法弟子來講,正念來自法,修的不是你人的主意怎麼好、你人的辦法怎麼高明,修的是你在對待問題時是否用正念。如果一個人出的主意、辦法不夠完善,在負責人的組織下大家可以合理的去討論。如果這件事情不能被接納或者不被接受、你又覺的明明應該那樣去做才會更完善,心裏就開始消極了。其實作為大法弟子,這時如果念正,想到的是修煉、是責任、是應該做好的,你就應該把你覺的不完善的地方默默的把它做好,這才是大法弟子應該做的。如果大法弟子都能夠這樣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會做的非常好。」[1]

我想當時有經驗的學員或者老學員可能都明白,可能都看到了我們的問題。可是我當時還是新學員,經過這件事對配合和圓容才有了比較深一點的理解。

(三)關於寫文章

對於寫英文文章,原本我的經驗也只侷限於寫數學的證明和與學校課業有關的文章。還記得在一次會議上負責人說我們都要開始寫文章了。當時大家也都沒甚麼經驗。剛開始時我們似乎是改寫一些內容有可能吸引人的研究報告。本來我就有做一點研究,可想而知我寫的文章是甚麼風格。直到有一天一位同修和我說,你寫的文章總是感覺很深,有一些詞也是很深,我才想到應該改變,不然文章讀起來也好像研究報告。

幸運的是,後來我有機會協調把同修們寫的文章發給負責校對文章的編輯同修,這也是個學習怎樣改進寫文章的好機會,因為我可以收到校對編輯同修的修改意見,以及可以有機會注意到文章哪些地方可能因為甚麼原因被修改了。

平時的會議中我也向負責人學習了很多。有一些同修也許覺的負責人同修要求太嚴格,不過在會議中通過負責人同修對一些文章或事情的評論也使我學到了文章怎麼樣可以變的更有趣,更讓人接受,甚至排版設計怎麼樣更美觀。

後來再寫文章還有對耐心和耐力的考驗。有的時候查找資料要很久的時間,要從很多信息中找到文章中需要的內容。有一次寫完文章我和一位同修說「寫到要吐了,不想再看到它了。」同修批評我說不應該有負面思維,不然文章可能會帶有負面能量。

這種耐心和耐力的考驗相信很多同修都有,做排版和封面設計的同修也估計是有很多類似的體會。

有時候我也會有疑惑,會想寫的文章真的可以救到人嗎?因為不像面對面講真相那樣直接,能夠當時就了解對方的想法以及效果。今年參加紐約法會時,師父在回答學員提問時說,「在你的環境中,甚至於你在網上貼幾篇像樣的文章,都起作用。大法弟子嘛,你該做啥你就做。」[2]當時我想,師父真是慈悲啊。我們做甚麼事情師父都給予我們肯定。

後來我們本地的英文大紀元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揭露與邪黨有關的一個公司的文章,也發布在社交媒體上。這篇文章的點擊量不錯,還有很多評論,雖然有許多是負面的攻擊我們的評論,但也有一些留下正面評論的。後來一位同修說,他分享了這篇文章,並且他特意觀察了他的同事的社交媒體。他的同事本來在社交媒體上是給那間公司點讚的,在同修轉發那篇文章後他的同事就取消了在那個公司社交媒體網頁上的點讚。我們聽了也很受鼓舞。

(四)結語

上面寫了一些我做的好一些的方面,以及感受到的鼓勵。平時的心性考驗其實也挺多的。比如我有時會有負面思維,我自己也很容易被負面思維影響。或者有些事情做的不符合我的想法時有時我也會對同修產生一些不好的觀念。而且有時我覺的參加會議很沒效率,很不想參加,但過一段時間後我能夠放下一點自我時就又沒這種感覺了。可是修煉會反覆,前段時間我又開始覺的不想參加了。

做項目過程中我也有顯示心,有一次心情不好時同修說我變的傲慢了。希望我可以修去這些不好的人心。

希望我們可以做的更好,一起走到法正人間的那一天。

謝謝師尊!
謝謝同修們!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各地講法十》〈再精進〉
[2]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九年紐約法會講法》


(二零一九年年新加坡法會發言稿)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