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愛好畫畫,我自小就跟他學畫畫。後來我到一個私立輔導畫畫的學校應徵,被錄取。可沒過多久,學生的家長就知道了我不是甚麼正規學校畢業的,又沒甚麼資歷,於是風言風語都來了,校領導也知道了我是煉法輪功的。那時年輕,學法也不多,無奈之下就放棄了這份工作。
我不能就這麼在家呆著,聽說有好多在家辦繪畫輔導班的,我想,要不就試著在自家辦個繪畫班,掙錢、照顧孩子兩不誤。二零零八年底,我就開始了畫室的籌備。我騰出家裏的一間房子作為畫室,擺上桌凳,牆上掛上我平時比較得意的作品,嘿,一個小畫室就建立起來了!
接下來就是招生。我挨個在小學門口發廣告,心中沒底,會有學生來嗎?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就來了六、七個學生。我知道,這是師父幫了我。
我在心裏囑咐自己:一定要按照師父的要求做,教材要選正統的、美的,絕不搞現在社會上的「狂怪畫風」和變異的東西。書法涉及毛筆和硬筆,畫畫有國畫、素描呀。因為我沒有經過美術訓練,有一些專業知識是自己邊學邊教的。有一些孩子需要練習素描,我沒怎麼接觸過這塊兒,但作為一個畫室,怎麼可能沒素描呢?我在心裏鼓勵自己:我是大法弟子,只要我心在法上,勤奮學習,師父會給我智慧,給我能力,我不能輕言放棄。
就這樣,在師父的保護下,在不斷的磨礪中,小小畫室不斷成長壯大。由於學生越來越多,家裏擱不下,於是我就在街面上租了個門市,現在我一人忙不過來,還雇了幾個員工。
在教學中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學生充滿愛心和耐心。有幾個學生在學校是參加美術小組的,業餘時間到我這兒來學,學校美術老師平時也不怎麼教,他們有不懂的就到畫室來問我,我給他們耐心的講解,毫無保留的把知識傳授給他們。這兩年,我的學生中有十幾個在縣裏的藝術比賽中獲獎,今年秋季有兩個學生還分別得了省、市書畫大賽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其中一個學生連續三年獲獎。
家長悄悄跟我說:「老師啊,別看學校美術老師不怎麼教他們,可學生獲獎,縣裏發獎金可都是他們的,就你吃虧啊!」意思是我既沒得到名又沒得到利,這年頭誰不要這個呀!我淡淡一笑告訴家長:「無所謂的,學生的畫學好了,不是咱們的共同心願嗎?」我知道這也是去我的名利心的好機會。
有一個上二年級的小男孩,很自私,說假話,上課時總搗亂,還欺負同學。他看到別的同學畫畫的好,就趁下課別人不注意,把人家的畫給弄壞了,有時還偷拿別人的東西。我給他講道理,鼓勵他,可是收效甚微。弄的我心裏也很煩,幾次都不想要他了。
他的同學把他的事兒告訴了他的家長,家長也很不好意思,很頭疼,說他兒子在別處呆不了,說我跟別的老師不一樣,只要我不說不要他,他們就一定會送他來學。
我是一名大法弟子,要正一切不正的,要有慈悲心,他既然來了,就是與我有緣,我就要對眾生負責任,我不能放棄他。課後我單獨找這個小男孩,耐心跟他說:「做人要誠實,這樣別人才會信賴你。能打得過別人這不算甚麼本事,勇敢不只體現在身體比別人強大,能戰勝自己才是真勇敢,更勇敢。老師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畫好。」
慢慢他能安下心來聽講了,他在我這兒一學就是四年。最終他變了,變的認真了,懂事了,學習成績在班裏竟然名列前茅,家長對我非常感激。像這樣的事例這些年真的還有挺多,我的心性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高。
課間休息時,我會給學生們講神傳文化的小故事,啟發他們的善念,並找機會救他們,告訴他們為何不能戴紅領巾,為何要退出共青團。有的學生一講就退了,有的孩子卻有些猶豫。我知道孩子們是很單純的,只是受了邪黨的宣傳的毒害。於是我就更深入的給他們講,最終孩子們都退出了團、隊組織。當學生們對我說聲「謝謝老師」的時候,那一刻我心裏萬分的欣慰,我知道這是他們內心明白的一面說出來的。
當然也有思想不穩的時候,怕學生告訴家長被家長舉報,我找到這個怕心,是一顆維護自我的私心,就多發正念清除它,並清除另外空間阻礙學生得救的一切邪惡因素。這樣心態穩下來,講真相也比較順利了。
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一些美術協會之類的,我是從不去參加。現在的人們都在追名逐利,搞甚麼活動都充斥著利益的交易。無非是為了出名後,作品能多賣點錢。我的畫室是育人之所,是要給學生們一方學習的淨土。縣裏有畫展邀請我參加,如果不涉及邪黨只是向群眾宣傳傳統文化的,我就參加。我想應該讓眾生看到正統的東西,正的東西。
辦學這麼多年,家長們很信任我。因我從不欺騙家長,用一顆真心對他們,也不亂收費,我的收費在同等畫室中是最低的。遇到有學生中途不學了,該退多少學費,我一分不少的退給他們。有的家長說:「這幾十塊錢就別退了。」我說:「那可不行,這錢不是我的,我要拿了,就失德了。」我知道,作為修煉人,不該拿的不能拿,得符合「真、善、忍」的要求。家長們都說:「把孩子送到你這兒來,我們放心。」
我知道,我能走到今天,每一步都離不開師父的慈悲保護和法的指引。我的一切都是師父給的。
叩拜師父!
謝謝同修!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8/4/30/16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