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法輪功學員所承受的苦難,遠不止於此。家庭破裂、親人被牽連所遭受的痛苦,也是他們的苦難之一。這種刻骨銘心的精神折磨,甚至不亞於酷刑纏身之苦。
在這次訴江大潮中,很多法輪功學員都在訴狀中寫到了這場迫害造成他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苦:年幼的小孩無人照管,淒苦無助,留下長久的心靈創傷;年邁的父母擔驚受怕,飽受精神摧殘,最後鬱鬱而終,死不瞑目。因迫害造成的親情創痛,是他們多年來承受著的生命之重。
山東乳山的馮夕蘭,十六年來被警察綁架十一次,先後被非法勞教3年、判刑9年。(體檢因為身體不合格才沒有進監獄)。她在訴狀中如此陳述母親所承受的苦難:二零零零年十月,我被綁架,被戴著手銬回家抄家,母親的眼神驚悸不安,難以控制自己,渾身打顫,不會說話……我母親去看守所看我,到看守所有近三里地的路段沒有公交車,我母親那段時間吃不下飯,精神疲憊,身體虛弱,到了看守所,坐都坐不住了……我被抓捕後,母親在家裏就像丟了魂似的,家裏走家外,家外走家裏,恍恍惚惚不知怎麼就從門檻裏仰跌倒門外,右手腕折斷……(因為警察的無理騷擾)我媽以為我讓惡人迫害死了,嚇得渾身發軟,兩腿不會走路,癱軟在門口的石頭上,好長時間才回過神來……
而最令人悲傷的莫過於其母親去世前的一段描述:「……我媽臨去世那些天,不會吃飯,不會說話,只是睜著眼。有一分鐘多的時間,我媽的意識很清醒,眼直直地看著我,大顆的眼淚順著眼角直流,那種牽掛、放不下的心理真的讓人酸楚,我和我姐他們也都直流淚。幾天後母親帶著對我的牽掛走了。」
山東萊蕪欒慶玲在訴狀中寫到其幼女無人照顧的淒慘境遇,同樣令人心酸。在被關押期間,惡徒以工作和錢財相要挾,逼迫她丈夫離婚。離婚後,她們的女兒被迫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那時我女兒只有四、五歲,白天象野孩子似的一人在外邊跑,晚上遇到她爸爸上夜班時,一人在家睡覺,從床上掉下來,哭一會,想想沒人管她,就抱著被子爬到床上再睡。」……小女孩知道媽媽不在跟前,從來不當著大人的面哭。欒慶玲出獄後偶爾見到她時,她哭著說:「媽媽啊!我天天想你,怎麼人家都有媽媽,我怎麼沒有媽媽呢?我想你想得在被窩裏偷偷哭,在放學路上沒人看見時偷偷抹淚。」欒慶玲說:「江澤民操控惡警對我的迫害使我骨肉分離,害我娘倆飽嘗了人間淒苦悲涼的滋味。」
以上兩個淒慘的故事,只是無數個家庭悲劇中的兩個縮影。作為一場嚴酷政治運動的打壓對像,幾乎每個法輪功學員的家庭都遭遇了不幸,都有著痛徹心肺的經歷。如在訴狀中還可以看到,有的母親精神崩潰,幾度住進精神病醫院;有的父親思念親人過度,終日以淚洗面,身體一下子衰老,甚麼病都上來了;有的呼喚著孩子的名字離開人世,死不瞑目。很多小孩則無人照管,受盡歧視和凌辱,甚至流落街頭,可憐至極。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小孩本是天真活潑的年齡卻變得沉默寡言,長大後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心理陰影,而這些陰影或許會伴隨他們一生。這些不幸的父母和小孩,都是這場迫害的無辜受難者,他們的不幸,成為法輪功學員入骨化髓的痛楚。
這裏不得不說一說離婚。在明慧網上搜索「離婚」一詞,就可得到七千多個結果,其中大多都是法輪功學員受迫害後的遭遇。因為中共的封鎖,沒有披露出來的不知道還有多少。在這次訴江案中,在明慧網每天登出的報導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幾個被迫害離婚的案例,離婚比例之高由此可見一斑。有的是直接被逼迫離婚,如上文提到的欒慶玲,惡人以工作和工資卡相要挾,威逼其丈夫離婚,以此逼迫她放棄信仰;有些是對方忍受不住多方的高壓和沒完沒了的騷擾而離婚。法輪功學員按真善忍修煉自身,使得家庭和睦,許多原本瀕臨破裂的婚姻都重歸於好,然而這場迫害摧毀了他們的家,使親人們四分五裂,把每個人都推到了苦難的深淵。
在這場慘無人道的迫害中,法輪功學員自身承受著綁架關押、酷刑洗腦的非人折磨,即使在監牢之外,也有隨時被綁架、跟蹤的恐怖,很多還承受著失去工作的壓力、流離失所的艱辛,而家庭的苦難,又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令他們的苦痛雪上加霜。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是,很多人都是百種苦難同時降臨。安徽合肥市吳偉明被關押多年,二零零六年出獄時,面臨的是家破人亡的慘狀:父親已故,丈夫離婚,母親病重,孩子失學,單位也沒有了。
原本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破裂,親人遭難,骨肉至親分離,甚至陰陽兩隔、相見無望,這種深入骨髓且日後漫長的精神煎熬,有時甚至比牢獄之災更容易摧毀一個人的精神和意志。無法想像,如果不是法輪大法「真、善、忍」的福澤,讓法輪功學員感悟到超越凡俗的生命境界,一個血肉之軀是如何能夠承受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創痛。
江澤民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絕不僅僅是綁架關押、酷刑折磨這些有形的虐殺,還有喪失人倫的親情折磨這種無形的摧殘;絕不僅僅是幾千萬法輪功學員,他們的親人更是一個數量龐大的人群。而法輪功學員及其親人所承受的苦難,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漫長的十六年,五千多個日日夜夜。江澤民用甚麼來償還這一切?!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5/8/21/15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