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走入修煉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三月九日】我有時明知法理,還是被後天觀念左右。一年來,過段時間就有一種剛入門的感覺,覺的自己真的認識到修煉了,真的入門了,真正認識生命的意義了。下面我把自己的粗淺認識彙報一下。

我屬於師父在《走向圓滿》中講的:「也有許多學員是人的觀念在大法中找到了不同的人生嚮往與願望,就在這種執著的人心驅使下,走到大法修煉中來了。」找到這些根本執著,也是一年來在一次次與孩子的衝突中、在背法中逐步認識到的。本來還以為自己沒有那些執著,總看到孩子不好好學習、不知自己幹甚麼,我不抓住矛盾修自己,不也是找不著北啊!不知回頭看自己。

對生命、修煉,儘管自己覺得明白過不少次了,等明白的一面過去了,剩下不明白的一面時,還是守不住心性。特別學了師父《對澳洲學員講法》,觸動很大,再次反思自己:我是誰?我是神造的生命。神為甚麼讓我來當人?是再給人一次機會,看人在迷中能不能返回去,所以說我是來修煉的。當然大法弟子有更大的使命--救度眾生、助師正法及更深的原因。要返回去,就得把不好的都去掉,把造的業都還了,還能想著怎麼怎麼過好日子,怎麼舒服,甚至出人頭地嗎?這樣一想,自然認清了修煉人與常人的根本區別:常人想的全是得到人中的種種好處;而修煉人是放棄那些好處、是吃苦消業。認識到這些,從而放下了許多常人的執著。

早已明白只有把家人當眾生,才能平衡好家庭。可是真正面對家人,卻總是在發生衝突時才想起,甚至嘴上說著向內找,真正想改變的是別人。我和女兒常發生爭執,有時想起她就會掉眼淚,有時真的覺的連看都不想看到她。不知為她掉過多少眼淚,尤其聽到鄰居說:你家孩子怎麼慣的這麼大脾氣。同修見到也是說:你的孩子該管了,連常人家的孩子都不如。我修煉鄰居都知道,更覺的給自己丟臉。現在才知道沒有把她當救度的眾生,陷在人的理裏面,總想改變她,死抱著人的理,認為她應該尊敬我、孝敬我、起碼也該有大小,真的好委屈,忘記修煉人講的是因緣、因果,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動心,難過的是人心、是執著。應該把她當鏡子,當發現執著的幫手。其實,我真不動心的時候,她馬上就懂事了。

人的執著心太多了,師父都幫我們指出來,尤其在矛盾中、在各種痛苦、魔難中正是去掉它們的機會。為甚麼執著心這麼難去呢?因為我們在迷中,我總是被動的相信這雙肉眼,受假相左右、帶動。師尊反覆講給了我們宇宙的真相、真正的理,大法破迷啊!我已經學了法,還沒完全同化的是人心、人的理、人的認識。其實被假相帶動的正是那些人心──應該去的執著心。嚴格的說,這些執著不是真正的我,可我把那些心當作真我。被這些執著左右、觸動、帶動的是人的情。修煉就是認清它,跳出它,抑制它,師尊就會幫我們拿掉它。

過去我對「情」的認識僅限於「親情、愛情、感情」等,其實師父不僅在《轉法輪》中對「情」講的很透,在其他講法中也每每提到,只是我們泡在情中,尤其沒放下根本執著,為私為我,才很難自拔。要跳出情就必須時時修心性,就必須抓住一思一念,保持修煉人的狀態:慈悲祥和的心態、平和的語言。

現在我覺的自己真正是明白師父的這些話了,能夠把人和人的表現分開,不給任何人加不正的念,看到其不正的、甚至很不好的表現,知道只是其在這個空間的表現,真正不正的東西在表象背後。不迷不惑、不被帶動,用修煉人的正念看待,同時向內找、找自己為甚麼看到。以前覺得孩子邋遢、變異,其實她是被邋遢、變異左右,不能隨便的就去說其邋遢、變異,而且修煉人說話是帶能量的。所以修煉人的修口很重要也有與常人不同的內涵。常見的學法困、煉功晚點、甚至聽不見鈴聲、與人發火等等,我們都不能承認那個表象而要看到是那個狡猾的執著心讓我們只看到表象就不再去深挖它們──爭鬥心、求安逸心、求人對自己好、貪睡等常人的執著。要透過表象抓住實質像修煉人一樣去看透,去做好。

其實師尊在《越最後越精進》中說的再明白不過了:「其實人類社會的理在宇宙中是反理。人有難、有痛苦是在為人還業,從而有幸福的未來。那麼修煉的人就要按照正理修煉。」法講明了,遇到矛盾、痛苦、考驗,有時還是表面還好、但心放不下,有時表面也過不去,再三反思還是放不下觀念,把觀念當自己。守不住時,就是主意識不強、沒當自己的家、沒真正分清自己,被觀念、被亂七八糟的東西、被舊勢力的安排鑽了空子。

我們不脫離世俗修,真正修自己、修主元神,才能完成久遠的洪誓大願──救人!雖然各種形式的講真相都在做,也在做的過程中出現奇蹟、神跡,但真正發自內心那種救人如救火、救不下人心痛的時候少,像在完成任務。痛定思痛,還是看自己太重,以種種藉口、種種所謂「原因」障礙真我,舊宇宙為私為我的根本屬性常起作用。找原因精進不夠、靜心學法少、背法少、人心重、正念不足。多少次在心中喊著救人!精進!有時還是疲沓。今天作為本文的結語深警真我:醒來!振作!放下假我、放下一切人心做該做的!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