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向內找,直指人心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九日】現在我才明白,師父給大法弟子下了一套修煉系統,而舊勢力也給大法弟子下了一套它們要的系統,所以大法弟子有干擾和魔難。特別是各種各樣的干擾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更為突出,而我恰恰就在這些小事上不在意,失去很多提高心性的機會,使師父為我多操了好多心。現在我悟到,往往就是這些小事,卻引發出根本的執著心波動。

下面就是我在平常生活中修心性的幾則小事,不是想在這裏炫耀自己,而是想像有我這種狀態的同修提個醒。

妻子的數落

因裝鐵釘的盆進了水,鐵釘生鏽了,我在洗衣池裏用水沖洗後,沒清理沉積在洗衣池裏的鐵鏽,惹妻子生氣,數落了我一陣:做啥事都不用心,人家越煉越精明,你是越煉越糊塗,不知你是咋回事。我聽了也沒動氣,心裏想:這下你可吃虧。當我冷靜下來一想,這叫修煉?算自己的關過好了嗎?心性上就沒問題嗎?我學了師父在《轉法輪》「提高心性」一節中講的法:「每遇到問題時首先想,這件事情對別人能不能承受的了,對別人有沒有傷害。」我悟到,我在做事的時候,根本就沒考慮別人的感受,沒有想這件事在發展過程中對其他人會發生甚麼聯繫,能否造成麻煩,給人有沒傷害。

細想起來,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的錯就是把一件事割斷了與其它事物之間的聯繫,把它孤立起來了,沒考慮事物周圍還有甚麼事,這就是自己那個自私心在作怪。我回顧自己人生歷程中的處事原則,從來都是只管打掃門前雪,不顧他人瓦上霜。在單位工作是這樣,離崗在家也是這樣,不關心別人的痛癢。這些都是我自私心的反映,而且很長時間沒有察覺,可謂根深蒂固,這回不能放過、堅決把它挖出來去掉。

錯把醬油打成醋

一天下午,突然響起敲門的聲音。開門後,是位中年婦女,訴說她來打醬油我給她打成了醋,拿回家做了幾碗菜白全是酸的。見此情況,我深感內疚,一邊賠不是,一邊給她從新打了一斤醬油。

為甚麼打醬油錯打成了醋呢?仔細一看,才明原由。原來是老太太挪動醬油桶醋桶打掃衛生後歸回位時,放錯了位置,放醬油桶的地方放成了醋桶,把醋當成醬油賣了。原因找到了,這件事就該了結了呢?沒有。我想到師父在《二零零四年芝加哥法會講法》中講的一段法:「當出現任何矛盾,出現任何事情,我告訴過你們,除了兩個發生矛盾的人要找自己的原因,第三者都要想想自己,為甚麼叫你看到?更何況我們直接是矛盾者之一,為甚麼就不修自己呢?」剛才我找的是外界原因,那內在的因素是甚麼呢?向內找才是修心呀!

那麼,心性上有甚麼問題呢?是一顆甚麼心促成這個錯呢?我反複查找心性上的各種因素,從參加工作到離崗,從少年到壯年的成長過程,終於找到了這顆心,一顆隱藏很久很深的執著心,那就是好大喜功的心。從小接受了邪黨教育鼓吹的做人要有遠大理想,要有偉大的抱負,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的理念,我為之奮鬥半生,專挑那些顯眼的大事去做,小事應付了事,哪能不出錯呢?

小事大事,對為私為我的人來講,確實是不一樣的,他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要的是成就大業,做大事有利可圖,小事難積半升。而我們修煉人注重過程,不太注重結果,小事大事都一樣,反映出的那顆心沒有本質區別。像我把打醬油錯打成醋這件小事暴露出的這顆好大喜功的心,同樣是一顆可怕的心,修了十來年都沒察覺,可見它是多麼頑固呀!不修去它能行嗎?從此以後,我時刻都在注視著自己的心態,一有浮動就發正念清除它。

修煉不是喊口號

那天參加全國同修集體晨煉,不時的蚊蟲就咬我。現在蚊蟲這個生命也敗壞了,毒性很大,咬一口起一個包,很難受,我就刨它幾下,咬一下我又刨幾下,一邊煉功,一邊不停的騷動。這種現象往常也有,但沒有今晚印象深刻,可能是師父在點化我。

我想: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就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師父在《轉法輪》「心一定要正」這一節中講的法。我煉功時,蚊蟲咬腿,腿就晃抖幾下,蚊蟲咬臉時就打臉一下,蚊蟲咬手臂時刨幾下,一個勁的添加動作,那個功能煉好嗎?煉功是多麼嚴肅的事情,不能顧癢癢、難受,就加一個動作進去,同樣也是亂法的行為呀!

其實,出現這種狀態,也是一種干擾。這種自然動作,真的是來源於自然嗎?自然是不存在的,必然有心性上的原因。揪住這個狀態不放,用心向內找,最後還是把它找出來了。原來是求安逸之心在作怪,不能小看,它隨時都有把你拽回到常人那裏去的危險。我經常在和同修切磋修煉體悟時講,不管遇到甚麼困難、多大的魔難,多麼殘酷的迫害,只要在那關鍵時刻的瞬間,信師信法的意念堅如磐石、金剛不動就能過得去。現在我才體悟到,修煉不是喊口號,更不是講豪言壯語,而是要從點點滴滴的一事、一思、一念中向內找,直指人心真修自己才行。那個蚊蟲一咬你就難受不舒服,不舒服就鬧心,手就伸過去抓癢癢,想安逸安逸。這時,你那信師信法的那種堅如磐石、金剛不動的意志哪還有呢?蚊蟲雖小,它叮你而引起浮動的那個心卻很大,不修去它哪來的正念正行,還講甚麼過大難大關呢?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一點體悟,層次有限,不妥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