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
紐省法輪佛學會、法輪功受迫害真相聯合調查團澳洲分團代表、剛逃離中共魔掌的港大博士王漣等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言表示聲援訴江案,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也發表了支持聲明。
抵制中共黑手干擾 維護澳洲司法獨立
新聞發布會上,章翠英宣讀了對社會的公開信。信中介紹自二零零四年九月十五日章翠英女士向紐省高等法院以群體滅絕罪和酷刑罪狀告迫害法輪功的主要責任人中共黨魁江澤民及其專為迫害設置的六一零辦公室後,該案在中共極力干涉下,超過一年傳票仍未送達被告人手中。
期間原告曾採用替代方式將傳票送達被告,並有被告回執,但由於紐省高等法院認為江享有元首豁免權,應該通過外交途徑,原告採取的替代方式送達傳票也被告知無效。二零零五年九月二十日,高院將傳票發到律政部,通過律政部要求澳洲外交部將傳票送達中國被告手中。章翠英表示聯邦政府責任部門並沒有從速滿足法庭提出的協助,反而極力拖延,阻礙法庭程序的正常實施,致使超出傳票送達有效期。因此二零零六年二月,她再次請求法庭延長傳票送達期限。一年之後法庭才決定於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對此案進行裁決聽訟。
章翠英表示通過自由信息條例從澳大利亞外交部得到二十一份涉及訴江案的相關文件,顯示從二零零三年以來,澳洲外交部在紐省高院的訴江案中,八次通知中共。儘管大部份文件內容已被刪除,但仍能看到其中提到,澳洲將盡一切可能,在法律的範圍內,確保此案子不成為雙邊關係的「一個問題」和外交部已經進行了法律諮詢,並可向中國政府保證,它將在法律範疇內盡全力關照中國[政府]的「擔心」。章翠英認為這些資料印證了陳用林先生和《澳洲人報》所披露的澳大利亞外交部在本訴訟案中私下給中方提供幫助的真實性。她呼籲公眾支持全面抵制中共的黑手干擾,維護澳洲的司法獨立。
訴江案的走向考驗澳司法系統在經濟利益面前是否維護人權
紐省法輪佛學會主席約翰戴樂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澳洲最大的報刊之一《澳洲人報》曾撰文表示中共為了阻擾訴訟案順利進行,中共大使傅瑩曾多次親自前往堪培拉的外交貿易部,上下施壓,企圖通過經濟、外交各種途經給澳洲政府施壓,取消此案。前中共外交官陳用林也曾披露澳大利亞外交部在該訴訟案中私自給中方法律建議和幫助。
他認為最近揭發出來的中共對法輪功學員活體摘取器官牟利的指控是中共殺人黨史無前例的對無辜民眾的謀殺,江××在二零零四年迫害法輪功高潮時期正是中共黨魁和軍委主席,因此他對法輪功的群體滅絕負有全部責任。
他還表示這一案件的走向直接考驗著澳洲政府和法律系統在經濟利益面前是否維護澳洲公民的人權。澳洲法庭對這一案件的回應也是對七年半來遭受中共迫害的法輪功學員的回應。面對邪惡保持沉默對任何人、任何民族都是危險的。
訴江案提醒國際社會認清中共經濟利益背後的人權毒藥
美國華盛頓DC的人權法律協會亞洲區執行長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從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七年,法輪功在全球十五個國家以刑事和民事訴訟起訴原中共黨魁江澤民,在全世界引起極大反響。刑事罪包括觸及最大的反人類罪、酷刑罪、群體滅絕罪等,被認為是二次大戰以來人類最唾棄的人權暴行。
這些訴訟證明在中國迫害法輪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也表明其殘酷性和嚴重性。目前至少有三十個國家超過七十名律師來幫助法輪功學員起訴江澤民。她認為訴江案最大的意義就是在不斷的喚醒和提醒國際社會認清中共經濟利益背後有破壞人權的毒藥,它所影響的不僅是中國人本身的基本人權、生命、自由及財產,也影響國際社會的安全。
她說:我們希望通過這麼多的訴訟能夠提醒國際社會,司法機制的缺漏,對於國際人權歧視法上的一些暴行,都不應該讓江澤民和這些被他利用迫害法輪功的官員們能得到所謂的「豁免權」以及「豁免保護」。這些嫌犯,證據確鑿的話,在國際司法程式上面或者在個別國家的刑事訴訟或民事訴訟上,應該給予受害者一個公平的裁決、一個公平適當的司法救濟。她認為澳洲是一個文明法制的地方,她希望澳洲的司法系統、澳洲的法院也能秉持上百年來西方法律、司法正義傳統當中的精神,給予訴江案客觀公正的裁判,還給當事人章翠英一個公道。
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澳赴中國大陸真相調查團成員、澳洲基督教凱洛斯組織前任主席約翰•福愛也到場聲援,並表示中共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是最可怕的邪惡,它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活摘器官事件的曝光表明中共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殺害最多國民的獨裁者。他對法輪功學員堅持自己信仰並將迫害法輪功元凶告上法庭的勇氣表示讚賞和支持。聯邦議員奎斯•博文也發來支持信。
追查國際發表聲明支持澳洲公民起訴中共前黨魁
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發表聲明認為這種起訴不僅僅是受害者尋求司法公正的個人行為,更重要的是人類對這場歷史上最殘酷的人權侵犯罪惡揭露和審判的開始。追查國際支持章翠英女士尋求司法正義的行動,同時呼籲每個人、包括各國政府的行政、司法官員,站出來支持善良、主持正義。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3/15/83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