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主康熙的寬與嚴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一年三月三十日】中國清朝的康熙皇帝,開創了康熙盛世。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安邦樂民,被稱為中國帝制歷史上的「一代英主」。

康熙被後世稱為「仁皇帝」,他從少年時就開始熟讀中華傳統經典,並且用簡潔、明瞭的方式告訴大家:「經史子集千本萬卷,無非仁義禮智四字;程朱理學滾瓜爛熟,無非天理良心四字。」因此,康熙所尊崇的是天理良心。他用了一生來實踐了這幾個字。

或寬仁,或嚴厲,無不遵循著內在的道理,舉國上下,朝廷內外共讚其仁愛,官員拜首,百姓臣服。

寬仁之道

康熙的仁愛,首先表現在他對百姓施行仁政上。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民本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康熙的政治生涯中,愛民、恤民、察民、施惠於民的思想和政策比比皆是。他認為,只要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其理想的太平盛世即會出現。他屢次申令停止圈佔土地,減免賦稅,並規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後來雍正又規定了「攤丁入地」,就是說中國幾千年的人頭稅到這時候取消了。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在塞外視察時,有一次在巡察的路上有一個人臥倒在路旁。按照正常情況此人阻擋聖駕,應該嚴加處理。康熙卻說要問一問是怎麼回事。他讓侍衛把躺在路邊的那個人推醒,問他的名字。原來此人叫王四海,是佣工,在外打工謀生,他在回家路上又飢又餓就暈倒了。康熙立刻吩咐人不要驚嚇了他,還命人馬上弄熱粥餵給他吃。康熙還詳細了解了情況,得知他的家境很困難,於是命人給他盤纏,還讓人把王四海送回了家。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康熙愛民,從小事做起。他的「仁愛」之道由此可見一斑。

康熙不僅對百姓實行仁政,他的仁政還體現在他實行寬刑政策上。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全國秋決(判死刑)的犯人「尚不及四十人」。康熙對犯法的朝臣也實行寬刑政策:鰲拜死罪,可是只判處了監禁;索額圖結黨營私,也沒有處死;楊光先誣告他人,也免於死刑。

康熙二十五年(1686),對朝臣說:「我認為自古以來帝王撫綏統御百姓,政治清明,教化通暢,與其以刑罰懲治民眾,使人畏懼法網,倖免無罪,不如以道德感化,使民眾純一向善,不忍心為非作歹。《尚書》上說:『天下萬邦調和融洽,黎民百姓變得良善和睦。』又說:『皇帝對臣下簡明易行,對民眾寬宏大量。』唐堯、舜禹的時代,依從人們的願望來治理,像風一樣鼓動四方人民,其效果就驗證了這一點。我曾經傾慕上古的興隆,努力推行教化,希望以此感發人們的天良,與他們一起走向正直之道。」

只可報恩,不可報仇

在收復台灣之前,康熙在朝廷上,徵求大家的意見。一些人認為,應當啟用台灣的降將施琅,因為他熟悉台灣的具體情況,而且指揮能力出眾;另一些人認為,有人上書說施琅與台灣鄭氏藕斷絲連,他鼓吹出兵台灣是要將軍隊拐走,投降鄭氏等等。康熙經過調查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施琅的兒子施齊、姪子師亥試圖歸復清朝,結果事情敗露,兩家七十三口全部遇難。他解除疑慮,將兵權全權交給施琅,給予他充份的信任和支持。

出兵之前,康熙對施琅說:「朕不怕你不能攻克台灣,但朕實在也有憂心之處,你知道嗎?」施琅不解,睜大眼睛看著康熙。

康熙說:「鄭成功部下有的與你有恩,有的與你有仇,恩怨連接,十分複雜。如果你一戰全殲,自然不用說;如果有肯歸降的,朕送你八個字──只可報恩,不可報仇!」康熙對施琅的支持和信任,使得施琅能夠全力放手一擊,並在戰爭勝利時不計個人恩怨地寬待俘虜,使歸降者心服口服。

偷稅一兩白銀的人?

有一年進京趕考,崑山市葉方藹獲得金榜題名,他是當朝著名的文人名士。

經稅務衙門檢查,查出其欠繳國家稅收一兩白銀,葉某認為所欠國家稅收只有一兩白銀,微不足道,便寫信給康熙請求寬大處理,免除責任。然而,康熙不徇私情,按照當時律法規定撤銷其功名,並予以懲處。

康熙朝倡導清廉,對「稅賦」貪污舞弊者,予以嚴懲。四川官員卡永式在徵收國家稅收時,每徵收二百兩白銀自己私自加收十二兩白銀,除賄賂給自己頂頭上司──四川巡撫能泰兩萬餘兩白銀外,其餘的白銀兩萬餘兩都放進了自己的口袋。四川巡撫能泰,因受賄被處死。卡永式按大清律法本應是處死,但因其不久病死故未能追究。

山西太原知府趙鳳詔,私自設立稅種名目,強行徵收並且據為己有近二十萬兩,也被處死。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山西巡撫溫保、布政使甘度相互勾結,貪贓枉法、盤剝百姓,導致「蒲州百姓皆逃入山中」,聚眾反抗。康熙皇帝委派倭倫前往招撫逃民,並且對倭倫說:「蒲州之民如不肯降,即押溫保、甘度至彼處立斬,如此貪官,若不誅戮何以服眾?」

巡察河道 明察秋毫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春,南巡到蘇北,視察工程,在詳細了解情況,便問負責河務的地方官員張鵬翮,對於工程的看法。張鵬翮回答:「皇上愛民如子,不惜百萬黃金,拯救群生,黎民皆頌聖恩。」

康熙帝對這種只知歌功頌德,對治河工程卻毫無益處的回答,並不買賬。對張說:「你所說的都是無用的空話,我要問你的是河工事務。你做文章可以敷衍成篇,要論政事必須實在可行,然後才能發言。」

張鵬翮回答:「我原來是根據前人的圖樣決定開溜淮套河的。後覺得事關重大,所以請皇上親臨閱視,親定開不開河!」

康熙帝聽後嚴厲斥責他說:「今天看到沿途所列的標桿錯雜無序,竟然無人知道究竟。此事不留心,何事方留心乎?」

接著康熙明白地指出了問題所在,一是開挖的河道,地勢太高,水不會通達,二是開河標桿,多在人墳墓之上。

康熙帝又闡述不能辦溜淮套工程的道理,如開挖溜淮套河,必然鑿山穿嶺,難度甚大,即或成功,將來汛水泛濫,或者漫入洪澤湖,或者會沖垮運河……與其開溜淮套無益之河,不如將洪澤湖出水之處拓延,令其寬深,使清水愈加暢流,至蔣家壩、天然壩一帶,再更讓河道更加寬暢,這才是好的解決方法。之後,康熙帝下令將沿途所立開河標桿全部撤掉。「百姓見之,歡騰雀躍」。

其後,康熙訓斥張鵬翮說,你所任用的官吏,對於河工事務,漫不經心。你在官府中,兩三月不去巡視考察,又怎麼能知道真實情況呢?並告誡張鵬翮說,你等奏報的開溜淮套河,不僅是地方官吏希圖私肥,也是河工官員妄冀升遷。這些人怎麼能開河呢?張鵬翮看到康熙對於情況了解得如此詳盡,慚愧萬分。

不久,康熙下令,對瀆職官員分別給予革職降級處分,指示張鵬翮等人「宜時時巡視河堤,不避風雨,以勉盡職守」。可見,康熙帝對官吏獎罰是很分明的。

康熙認為,「心法為治法之源」。在《庭訓格言》中,這樣闡釋道:「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意思是說,人只有一顆心,心一想就產生了一個念頭。思想念頭的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如果產生的一念是不正的,馬上就知道了,隨之立即糾正它,自然不會離正道有多遠。

有一代明君,必有一代賢臣,各級官員紛紛效仿,以人品相砥礪,以名節、操守為尚,愛民惠民,清廉之風蔚然而成,「海宇昇平,人民樂業」。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