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會結束後,法輪功學員們用汽車真相展板的形式組成「真相車隊」,33輛汽車從太古廣場沿三條線路出發,來回巡遊,在華人聚居的士嘉堡、萬錦市及約克區的主要繁忙街道,包括芬奇大街(Finch Ave.)、斯蒂爾斯大街(steels Ave.)及7號公路(HWY 7)等來回巡遊,時間持續1個半小時。
在真相車隊的遊行途中,有開皮卡的司機向學員伸出大拇指的,有按喇叭予以支持的。一般的車輛,都不會隨意插入到遊行車隊中。人們都很高興,也很認真地看著車隊和展板的內容。部份法輪功學員在汽車遊行隊伍經過的十字路口打起了聲援「退黨」的牌子和橫幅。
圖1~3:二零二零年八月八日上午,多倫多法輪功學員和民眾在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市的太古廣場前,舉行了聲援三退大潮的集會和汽車遊行。 |
圖4~7:二零二零年八月八日上午,多倫多法輪功學員用汽車真相展板的形式舉行了聲援三退大潮的汽車遊行。 |
圖8~9:法輪功學員在汽車遊行隊伍經過的十字路口打起了聲援「退黨」的牌子和橫幅。 |
謝謝法輪功學員的堅持
圖10:民陣全球副主席、作家盛雪在集會上發言。 |
民陣全球副主席、作家盛雪說:「和法輪功學員在一起已經21年了,16年前《九評》剛發表的時候,可能那個時候還有很多的人不理解,他們不知道法輪功學員在做甚麼,不理解這件事的深遠意義。」
深刻剖析了那些入過中共組織的人的心態後,盛雪繼續說:「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內心應該有一種觸動,一種感動,一種懺悔。當終於全球形成一個圍剿中共暴政的這樣大事的時候,我們回頭看看,在這條路上,在形成今天局勢的艱苦卓絕的這些鬥爭當中,法輪功學員真的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付出了最大的代價。當所有的中國人開始有權利去選擇脫離中共邪魔的時候,當整個世界終於認識到必須要結束中共暴政的時候,所有的法輪功學員,你們的每一位,你們在場的每一位都是值得人民去尊敬,因為你們付出了你們很多時間、精力、心血、健康,甚至在中國大陸有那麼多的學員,付出了他們生命的代價,今天才有這樣的一個轉機。所以中國人應該說謝謝你。」
盛雪最後說:「世界上所有愛好自由、和平、人權,希望中國能夠實現民主的人,應該(對法輪功學員)說一句,謝謝你!我也在這說一句,謝謝你!」
很快一起看到中共滅亡的一天
圖11:港加聯主席馮玉蘭在集會上發言 |
港加聯主席馮玉蘭在集會上發言,讚揚法輪功學員在自身遭受迫害的情況下,仍然無懼無畏地揭露中共邪惡,向民眾講真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呼籲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見證中共滅亡的一天。她說:「三億六千多萬黨員退黨,這個是一個非常亮麗的成績。抵抗中共的暴政集權,捍衛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民主、人權,無論是在加拿大、大陸、香港和世界各地,我們繼續努力,希望很快一起看到中共滅亡的一天!」
選擇善良 退出中共
圖12:現旅居加拿大的前鳳凰網記者張真瑜在集會上發言。 |
現旅居加拿大的前鳳凰網記者張真瑜參加了當天的集會,他發言說:「我是在二零一二年翻牆看到三退信息的,在大紀元網上做了退黨聲明,當時我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今天我也不妨再次聲明,我永久地退出中國共產黨。」
他說:「當年我翻牆通過看法輪功的媒體之後了解了法輪功,我更加認識了中共的邪惡,作為一個人,在面對邪惡與善良的兩條道路時,只能選擇善良,我希望更多的人不要為了利益而去跟邪惡沾邊。」
「法輪功學員是揭露共產黨的邪惡堅持最久,付出代價最大的,而且有非常多的法輪功學員為此丟失了生命。」他譴責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特別是活摘器官。「從中國歷史看,中共的邪惡無以復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罄竹難書。現在全球環境下,對共產黨要進行一次圍剿,法輪功學員總是站在最前沿,對未來中國人的覺醒及我們自身與中共劃清界線,他們的地位非常重要和不可取代。」
他最後說:「為了個人的安危,為了中國的未來,我們都應該遠離中共。」
圖13:去年逃離中國的北京著名中醫師趙中元 |
去年逃離中國的北京著名中醫師趙中元在集會上說:「我在北京是做中醫的中醫師,我服務的一些律師,都是為法輪功學員辯護的一些律師(709律師),只是因為他們為法輪功辯護,就遭到中共當局的打壓,我為他們服務也遭受了打壓。可是他們都是一些有良心的人,不畏強權,依法抗爭的人。如果認清中共的邪惡,如果還有正義良心的話,所有的人都應該跟中共劃清界線。」
為正義護航
圖14:加拿大退黨服務中心協調人江帆 |
加拿大退黨服務中心協調人江帆在集會上宣讀公告,公告闡明,共產主義危害世界一個多世紀,特別是給中國人造成了苦難。今天的形勢已大幅逆轉,中國共產黨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崩潰指日可待。
他說:「加拿大退黨服務中心為正義護航,呼籲中國同胞及海外僑胞,認清中共本質,反思中國共產黨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在歷史大轉折的關鍵時刻,不僅做個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歷史的推動者:脫離中共,獲得靈魂自救,共同迎接沒有共產黨的新世紀。」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0/8/14/18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