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黎焱,於二零一六年六月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大樓前為中國法輪功學員請願。 |
居住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黎焱,一歲隨父母來到了愛爾蘭,一直跟隨母親修煉法輪功。修煉幫他提高了學習效率,他不僅學業出色,而且還拿出課餘時間幫助他人──為在中國受到迫害的法輪功學員呼籲請願。
到歐洲議會為中國法輪功學員請願
二零一六年六月七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外面的草坪上,身著黃色T恤衫的黎焱站在三十多名法輪功學員中間,閉目緩緩划動手臂煉功,在這些向歐洲議員請願的法輪功學員中,他頗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只有他一人是中學生。
黎焱在斯特拉斯堡呆了三天半,這是他放暑假後的第一週。他的母親也煉法輪功,但因為工作忙,不能來,他是由不煉功的爸爸一大早四點鐘送到愛爾蘭都柏林的飛機場的,他和其他法輪功學員一同輾轉飛機和汽車八小時到這裏來向政治家請願。
每天風吹日曬,甚至還有強風雨淋,累不累?他說:「煉功就不累,煉完後非常輕鬆。」
這次還是黎焱第一次近距離和歐洲議員接觸,他穿上西服打上領帶,和其他法輪功學員一起進到議會大樓中,和議員談話,並告訴他們有關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真相。
心平氣和解決同學矛盾
黎焱出生前,他的媽媽就已經開始修煉法輪功了。一歲時,他隨父母來到了愛爾蘭,在這個自由的國度,他四歲起也開始跟著媽媽煉功。黎焱的父親雖然不煉功,但很支持母子二人修煉並參加講法輪功真相的活動。黎焱說:「迫害是錯的,法輪功是受冤枉的,我爸爸很清楚這一點。」
在學校裏,大家都知道黎焱是煉法輪功的,他說:「我也把自己當作修煉人對待,心平氣和去解決矛盾。」
去年的一件事情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黎焱和一位同學一起做一個作業,模擬開辦一個企業,這個作業最後還在學校評比中得了一等獎。
但剛開始時並不順利。他說:「一開始工作都是我做的,這沒有甚麼問題,因為我也挺喜歡幹的。後來活兒多了,一個人忙不過來,就需要兩個人一起做了,我就有些不高興了。我和爸爸媽媽講了,他們都說,沒事,你跟他好好講一講,他會一起幹的。於是我就心平氣和地和同學講,把問題解決了。」
雖然最後這個項目仍然是大部份是黎焱做的,但當他談到這件往事時,語氣中絲毫沒有抱怨,平和的心態透出超越你年齡的成熟。
煉功令學習效率提高 國際科學比賽得銅牌
對黎焱來說,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用的時間也不多。只是現在上了中學五年級後,功課有些難,時間用得多些,他說:「以前做完作業後就學法煉功,之後就覺得很輕鬆,沒有任何壓力了。現在學習緊張了,學法煉功時間不太能夠保障,學習的效率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了。最近我做出了一些改變,放學回家後先煉功,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學習效率就又提高不少。」
他接著說:「養成每天學法煉功的好習慣,對學習有促進作用。這個暑假我要把這段時間因為放鬆而少學的法,少煉的功都補上。」
在黎焱得到的獎項中,要數去年的一枚銅牌最高。二零一五年,黎焱代表愛爾蘭去阿根廷參加一項國際科學競賽,得到了一枚銅牌。而且,他是代表愛爾蘭出賽的六名學生中,唯一的亞裔學生。
明年就要上大學了,黎焱這個夏天就需要開始準備。他想報考的航空航天工程系競爭非常激烈,心理壓力或許多少有點兒,黎焱微笑著平靜地說:「這個系的確要求學生分數比較高,我就是好好學習,好好學法煉功。做好充足的準備,但是也要看是否有這個緣分,隨其自然吧。」
外國長大 為人謙遜低調
一歲就來到愛爾蘭,在海外長大,不過很多人覺得,他的謙遜低調符合了中國的傳統美德。
採訪之前,黎焱略帶歉意地用中文說:「對不起,我的中文不好。」而實際上,除了幾個專業名字他無法用中文說出來,全程都是中文表達。和大多數在國外長大的孩子相比,他的中文口頭表達能力已經算出類拔萃了。
說到自己在學業上的成績,他也絲毫沒有驕傲的心態,似乎一切都平平常常,好像在說別人家的輝煌。
說起拉小提琴,他很謙虛的說自己不行,其實他在學校的比賽裏得過第一名。
他的平和善良和父母很有關係,他說:「我的爸爸媽媽很講道理,我做錯了,爸爸媽媽就說,這個事情你做的不好,下次做好一點,或者這種事情不要再做。那我就改一改,變得更好一點。」
在學校講真相 同學表支持
很多法輪大法小弟子都在告訴身邊認識的人法輪功的真相,黎焱也不例外,他上的是都柏林的一家私立學校,他說:「學校裏的人都是和我有緣分的,我都會跟他們講法輪功真相。」
比如有時候朋友問他,這個星期天怎麼不出來玩?他就告訴他們,我出去參加法輪功信息日活動,講迫害真相去了。接著他就與同學們談論中共活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惡行。他說:「同學們都表示支持法輪功。」
十二年未回國 希望回去看看
上次黎焱回中國時才四歲,這十二年來,因為母親煉法輪功,他也一直沒有回中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回中國,他說:「上次回中國雖然我只有四歲,不記得很多事情,但是我的印象中覺得那裏是個挺好的地方。我還看到照片,比如海邊的景色,我希望不久就可以回去看看。」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6/8/12/15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