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神傳文化 感悟文化意義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九日】古人認為「道」產生了宇宙,「道」產生了天地,「道」是萬有的本源,是萬因之因。中華傳統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是以道成之,以道為根本的。古之聖賢秉承天命而來世間化育萬民,使人們重德向道。傳統文化主要內容包括正統信仰、道德理念、價值取向、禮儀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諸多層面,其意識形態根植於儒釋道三家思想學說,其內涵博大精深。本文試從天人合一、中和之美和人生價值取向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文化的來歷和起源

「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易書》中:「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地文、人文,這是傳統中頗具份量的概念,天、地、人被稱之為三才。關於天象,《黃帝書》開篇首句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意為能將天文所呈之像明辨清楚,而規範社會道德、個人行為與之相合,已經盡善盡美了,即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乃「道之顯者謂之文」、「化,教行也」(《說文》),即是以人教化,以倫理教化,「順天呈像」而化育天下,這也是文化的來歷。

這裏「人文」一詞與「天文」對舉而出現,指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則,人間世界的條理和規範,都要遵循天道的規律、宇宙的法則。歷史上那些道德高尚的聖賢君子,感悟和實踐真理的修煉人,無不順天意而行,修身證道,善化蒼生。據文獻記載,如伏羲演八卦;神農嘗百草;堯、舜、禹以德治世、率民事天;文王預測如神;老子繼承了上古文化;記述天地、陰陽、宇宙、社會和人生規律的《易經》問世;孔子繼承了治世安邦的儒家文化,釋迦牟尼佛教的傳入等。儒、釋、道信仰給中國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穩定的道德體系,這套道德體系是社會賴以存在、安定和和諧的基礎。

二、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價值

儒釋道三教的義理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它不僅對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作用,而且我們民族的共同信念與氣節,都是由這裏產生的。文化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特色是敬天敬神、重禮知義、崇德報恩等,道家講「真」,佛家講「善」,儒家講「仁義禮智信」等,其中充滿對宇宙真理、人生真諦的探求和感悟,回答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人生是否有更崇高的意義,永恆的價值,應當怎麼做人,昇華道德境界,以至達到佛道神的標準等問題,給人以心靈的指向。

從特定意義上說,我國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氣節與信念寫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義列傳。傳統文化的道德觀,是人們行為規範的準則與心靈向上的依附,它為後人蘊蓄了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而且直接促成了我國傳統的文學、音樂、繪畫、書法等各種藝術的生發勃興與境界提升,其深刻的內涵需要人們在正信中、在道德境界的昇華中去一步步地感知和體認。

道德信仰的力量,能讓世間無紛爭,只有深沉的平和。在面對紛亂的世事或困境中,能使人擁有心靈的一方淨土,能讓他們保持心靈的平靜;在利益和道德的分歧前,他們還有一個道德的底限,因此,他們不會迷失自我,任何時候絕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良心,永不墮落,永遠能看見希望。如果能順應天理,至作聖作賢、成仙成佛、證悟大道、濟世度人、立極萬世等都是。失去了道德文明,虛妄邪僻則會乘虛而至,使人走上邪路。

三、傳統文化的特質

中華泱泱五千年文化,經歷人類整個文明史,表現出極大的融合力與生命力。其巨大的包容性體現在多元開放的文化理念上,以開放的姿態、博大的胸懷,形成了「兼收並蓄」、「有容乃大」的特有氣質和傳統,「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其蘊涵的厚德載物的精神和「和」的哲理,充份體現在道家的「無為」思想、儒家的「仁義」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如老子所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也正所謂「不拒抔土,乃成高山;不捐細流,方為大海」,具有無所不包的融合性與無所不至的滲透性,生生不息。如中華歷史上最強盛的大唐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開明,在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空前繁盛的景象,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氣度是分不開的,儒、釋、道發展和弘揚達到鼎盛時期,使社會維持較高的道德水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並影響著東方各國及其它國家。

四、傳統文化的精髓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人文精神的核心,在傳統文化中始終佔主導地位,對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審美意識等各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易書》說天、地、人為宇宙的「三才」,《易書》還說:「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人類要「繼」天地之「善」,「成」天地之「性」,「大」與「廣」天地之「生」,「智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以達「天人合德」。

傳統文化是敬畏天命的,認為上天造就了人與萬物並賦予其德行、善性,為其制定了法則。天人相應,天人相通,天人一體。孔子在總結人生規律時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孟子說:「保存靈明的本心,培養天賦的本性,這就是奉事上天的方法」。佛家和道家都提到天理循環,相信生死輪迴、善惡有報。《史記﹒樂書》中說:「天與人相通,就好像形與影、氣的關係,做好事的人,天報以福;做壞事的人,天報以禍。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很自然的道理。因此講推天道以明人事」。

古時天子最重視的就是祭祀,祭祀是為了敬神,讚頌天地之化育。人服從天命,是一種道德行為,天就會賞賜人,否則,天就會降罰於人。聖人樂於行道,原本不是為了求福;為了求福才行善,心中已經涉及私利了。所以只應當盡自己的心力,順受於上天,不可有一絲毫期望希求的心。行善去惡是人本分內的事,然而只要自己能夠盡到人事,誠心不間斷,終究能夠感動上天。

(二)「道中庸」、「致中和」

《中庸》中寫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是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種原則。儒家認為一切物我、人我、理欲、人際關係的矛盾、衝突,都應該用「道中庸」、「致中和」的準則來調控,以達到至誠、至善,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那麼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的境界了。

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朱熹說:「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裏「中」就是正確不偏,「庸」就是正常不亂。《論語》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和」有調和、和諧之意,先王制禮作樂來調節人們的行為規範,以教化天下,即所謂平天下為自己的神聖歷史使命。中華民族向來講究「和為貴」,推崇中庸之道,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賴的是仁政與修德,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宋葉適在《中庸》中說:「古之人,使中和為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而吾順之者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則偽不起矣」。

古人重視人與天地自然的和諧。關於人倫與群己的關係問題,荀子在論述時還提出「群道」的概念,他認為,人所以能群,在於有職分與道義,不以私慾而損害他人與群體,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懷,敦厚寬容。儒家處理個人與他人關係的準則與規範,主要有仁、禮、和、義、信,其所倡導的「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見利思義」、「人無信不立」等,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人生價值觀

《詩﹒大雅﹒烝民》中說「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出發,傳統文化的做人理念主張從完善個人做起,「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認為人們通過修身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夠直接與大道相感通,與神相感應。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提出以慎獨自省,強調道德修養中的克己自省,人應當有遠大的志向,塑造崇高人格,「從心所欲」,光明磊落,而又「不逾矩」(《論語、為政》,朱熹又提出君子要有「正心、誠意」的端正態度;道家講返本歸真,修成真人;佛家修善,達到佛的境界。

傳統文化講究仁愛精神,仁人君子順天知命,安貧樂道,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全面,對別人寬容而簡約。要求人們要替他人著想,善待、幫助他人。如老子提出「上善若水」,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虛靜處下,海涵寬容;孔子提出「仁者,愛人」、「泛愛眾」,認為應當不分遠近親疏地愛一切人;《孟子﹒公孫醜上》中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意思是說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傳統文化中儒家兼濟天下、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及道統的意識,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人們把對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甚麼都重要,始終如一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決不動搖。莊子說:「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千百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嘉行懿德被廣為傳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先知先覺的諸葛亮;精忠報國的岳飛;憂國憂民的陸遊……可謂不勝枚舉。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他們超越了個人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或為民請命;或精忠報國。他們的浩然正氣,彪炳史冊,光照千秋。正是這樣的價值取向和人生理想追求,推動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征服千難萬險,越過漫漫歷史長河走到今天。

文化是神傳的,人是神造的,傳統信仰和正信的核心是教人向善,宗旨是按照宇宙規律去做,達到人與宇宙的和諧。神傳文化的目的和意義在於引導人們以道德水準衡量一切事物,以正確的態度認「善」與「惡」、「正」與「邪」這些原則性問題,鼓勵人追求真理,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來,其正統的道德規範以及內涵的博大精深,也蘊涵著歷史賦予他更為遠大神聖的使命。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