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真相的世人 |
作為本地區大陸明慧聯繫人,幾年來,最大的體會是「責任」和「神聖」。說是「工作」、「聯繫人」,其實沒有任何人指派或者指揮誰要如何如何,這完全是自願的、義務的、發自於良知善念的一個選擇,是在實踐自己的責任,也許是在兌現久遠的誓約。
作為一名「真、善、忍」的修煉者,法輪大法給予每個人的,不僅是健康的身體、高尚的道德,他使我們明白了生命的真意,所以我們會用修煉人的慈悲善念,去對待遇到的一切。──我們不會無視自己的同修因為修心向善、做好人而被肆意折磨、虐殺;也無法坐視千千萬萬的同胞被中共的謊言欺騙、生命處於危險境地而不顧;我們要讓行惡者停止迫害好人,這也是對他們的慈悲。
出於這樣樸素、嚴肅的一念,所以我要把登陸明慧網的方法告訴更多的法輪功學員,把明慧真相資料送到更多的世人面前,並且發自內心的維護明慧和大陸信息渠道的通暢,把大陸的第一手迫害消息,快速、準確的傳遞到明慧網。
在大陸嚴酷的迫害環境下,做的過程中不乏艱辛、魔難,但是看到這場對善良的迫害仍在持續、世人被謊言矇蔽,那麼一切阻礙都會被克服。而且我們做多少都不夠,做多久都能持之以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想,因為明慧所做的完全是無私、為他的,不求任何回報,所以自身也經歷了很多奇蹟。比如,有時大陸的網絡被中共嚴重封鎖,其它任何海外被封鎖的網站都打不開了,可是唯有明慧網仍可順利訪問;再比如:在投稿大陸迫害消息前,我們都要經過認真的核實和調查,因為法輪功修煉沒有組織、沒有名冊,所以有時找被迫害學員的家人都不知到哪裏去找。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大概的區域,可是面對那麼多居民樓,真不知究竟是哪一座、哪一家?而且當時外面還有巡邏的警察。隨機來到一個樓門前,在電子門鈴上隨意按了一個號。結果出乎意料──那家正是要找的。這樣奇妙的事有很多。
曾經聽到明白真相的世人說:「明慧網,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網站。不商業化,而且有這麼強的凝聚力!」
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明慧為全世界的法輪功修煉者提供了交流、提高的平台和整體的導向,使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修煉者形成純淨的整體。今天在中國大陸,許多法輪功學員,無論七十多歲的老人、上小學的孩子、文化不高的農民、以前從未接觸過電腦的家庭主婦,上明慧網,已經成了他們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
明慧使千千萬萬的大陸民眾從中共的謊言中清醒,為自己選擇了美好的未來。她純正的力量,也鼓舞著越來越多的人抑惡揚善。這些,都能讓世人直接受益於師父的威德:
我知道有一個青年,他的母親因為信仰法輪功、講述法輪功真相被綁架。他開始很消沉,他說共產黨是不講理的,所以對親人的遭遇很無奈。但是他有個習慣,就是時常去明慧網看一看,他在明慧上看到了親人被迫害的報導和海內外營救親人的文章,他說:「明慧網太厲害了,報導的那麼詳細,還有我家人的照片呢!」看到這麼多人關注他的親人,他很受感動。最終他站到了法庭上公開說明法輪功給親人帶來身心健康,中共迫害法輪功的非法和無理。
有一次,路遇一位中年男士,說到法輪功真相時,他突然問:「你說明慧網怎麼甚麼都知道哪?」原來他看過一本明慧小冊子,裏面有當地法輪功學員在北京奧運期間被酷刑折磨致死的報導。他激動的說:「你知道嗎?他就是我的鄰居啊!這上面寫的句句真實。明慧網連大陸這麼遠的事、連細節都寫的這麼準確!」
有一個女法輪功學員在洗腦班被超期關押迫害,明慧網及時登出了這個消息和真相信件。幾天後,洗腦班裏的人聽到警察給「上面」打電話說:「不行了,不行了!信太多了,全世界都知道這個事了!」當天下午,女法輪功學員被釋放了。
一個洗腦班的警察頭目,每天都在辦公室看明慧網,那是上面給他的任務,讓他關注所謂的法輪功動態。有一天他和來參觀的「六一零」(專門迫害法輪功的機構)官員說:「其實法輪功根本沒有秘密,法輪功的一切都在明慧網上公開著呢。」漸漸的,他遠離了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現在那個洗腦班已經解散了。
一個看守所所長,因為賣力迫害法輪功學員,惡行被在明慧上曝光。之後,她接到了很多海內外的勸善電話,她被震懾了,惡行有所收斂,並且對一位法輪功學員說:「以後不幹壞事了,能不能幫我說說,把我的名字從明慧網上拿下來吧。」
明慧網在世間的十年中,可以說是:十年明慧 明慧十方,證實著大法的威力與純正,救度著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有緣之人。
在此,寄語大洋彼岸參與明慧工作的同修:你們辛苦了!我們不曾見面,不曾相識,但是對「真、善、忍」普世價值的珍視和對世人的關愛,讓我們配合無間。
也想對那些至今沒有了解法輪功真相的人說,中共迫害法輪功的十年以來,社會道德徹底淪喪,善惡是非顛倒,人人都是受害者。這場持續了十年的邪惡迫害,已經走向失敗。生命是有限的,一生中能有幾個十年呢?人來世上一遭,起碼要給自己一個明慧不惑的機會。希望你能看一看明慧真相資料,不是為了改變你甚麼或者讓你去信仰甚麼,別給自己留下遺憾和永遠的痛悔。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9/7/5/10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