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找真好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我是教育系統的一名大法弟子,修煉十一年了。

由於自己修的不精進,和一些人心的執著,導致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很被動,不能體現出一個大法弟子的美好形像,沒有樹立起應有的威德。在課堂上,雖然我講的很賣力,但是大多數學生厭學情緒重,拒絕聽講,對我的課毫無興趣。自然每次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儘管我苦口婆心,耐心教育,但是學生們就是聽不進去。課堂紀律時好時壞,有時自己簡直是到了「氣急敗壞」的程度,但無可奈何,很沮喪。作為一個修煉人,覺的真是在給師父抹黑,給大法抹黑,深感慚愧!

為甚麼會這樣呢?大法不是超常的嗎?大法弟子不是走在神的路上的修煉人嗎?怎麼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呢?肯定是自己有問題。

師父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向內找。只有向內找,才能找出自己的人心和執著。

當初,得知自己只擔任初三年級兩個普班的英語教學時,我在心裏就有些鬆懈,認為學校領導不可能和差班要好成績。差班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不好,要在初三提高英語成績按常理是不可能的。只要能順利把課上完,不出亂子就行了,還要甚麼成績呀!有時心裏還冒出非常不好的想法:「反正學校也不重視我,不讓我教好班,那就別怪我教不出好成績來。把表面的活幹好,不給領導留下批評自己的理由和藉口就行了。」

這一向內找,還真嚇一跳。原來自己內心還深藏這麼骯髒的東西。學生的散漫和不認真學習,都是自己促成的:課下備課不動腦;課上對學生要求不嚴,導致學生們在課堂上幹甚麼的都有;上課時簡直就是一分一秒的在熬時間,下課鈴聲一響,就有一種如釋重負和完成任務了的感覺;課下很少找學生交流,徵求學生對教學的意見,等等,所有這些都滋長了學生不好的習性,沒有盡到一個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自己一方面總是埋怨社會道德下降,人心變壞,學校也不是一塊淨土,另一方面,自己卻又隨波逐流……。

打開書,看著師父的法像,感覺自己真是太差勁了,這哪裏是一個大法弟子的表現!師父在為我嘆息……。轉而,我看見師父又在鼓勵我,鼓勵我精進。打開《轉法輪》,讀到師父說:「有壞思想的人,想不正確的東西的時候,在你場的強烈作用下,也能改變他的思想,他可能當時不想壞事了。可能有人想罵人,突然間改變思想,不想罵了。只有正法修煉的能量場,才能起到這樣一種作用。所以在過去佛教中有這樣一句話,叫作『佛光普照,禮義圓明』,就是這個意思。」是自己的場不正,怎麼還去責怪學生呢?師父在《精進要旨》<清醒>中告訴我們:「我經常講一個人要是完全為了別人好,而沒有一絲自己的目地和認識,講出的話會使對方落淚的。我不只教了你們大法,我的作風也是給你們留下來的,工作中的語氣、善心,加上道理能改變人心,而命令永遠都不能!」還是自己有問題,沒有真正為學生著想。我通常都是在自己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把搗亂的學生轟出教室,然後再狠狠的批評他們,讓他們寫保證和檢討,有時還罰他們抄單詞,以此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和怨氣。哎,真是可笑又慚愧。由於自己的人心和執著,讓舊勢力鑽了空子,來操控這些孩子們跟我搗亂。其實真正受害的是這些可憐的孩子們,他們既學不到知識,又沒學到做人的道理,還經常受到教師的體罰。他們都是和我有很大緣份的,我不但沒救他們,反而去埋怨他們。

悟到了,就要立即改變自己的修煉狀態。隨之,法的威力即刻展現,現在兩個班的課堂紀律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有問題向內找,這是大法弟子與常人的根本區別。」(《精進要旨》〈致大法山東輔導站〉)

今天中午打開明慧網,閱讀幾篇同修的心得,我突然悟到,自己的心胸太狹窄了,對他人沒有一點寬容和理解,更不用說慈悲了。我總是睜大眼睛找別人的不足和缺點,而不向內找自己。對那些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我通常是先耐心提醒,如果他們不聽,我就忍不住了,指責和批評就開始了。我真正發火生氣了,他們也就老實了。有時我明顯的感到這是舊勢力在考驗我,我還似乎看見舊勢力在偷偷的樂我呢:「看,她又發火了,她又生氣了,她心胸的容量就是這麼小!她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修煉人呢!」每當這時候我都很沮喪,又讓師父失望了。真想打自己兩個耳光。當然舊勢力是不配考驗我的。但我畢竟有漏,被舊勢力鑽了空子。

昨天夜裏師父在夢中點化,我還存在很強烈的爭鬥心。仔細查找自己,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還很嚴重,如和學生爭高低,強制他們,壓制他們。耍教師的派頭和威風,實在不行就找他們家長。就像師父講的:「有的人聽完課走出禮堂的時候,就變成常人了,誰要惹著他、碰著他,他就不幹了。」(《轉法輪》)認為學校這樣安排工作對我很是不公平。沒把這當作自己提高的好機會。現在我才終於悟到,為甚麼讓我教兩個差班。也許這就是師父的苦心安排,讓我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不斷加大自己心的容量,提高自己的心性。修煉的路上哪有偶然的事情呢?因為「只有最複雜的人群,最複雜的環境才能修出高功來」(《轉法輪》)。

向內找真好!再繼續向內找,找出自己的人心和執著,去掉它們,輕裝上路,去救度眾生。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