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古人論敦親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6年5月15日】敦親,從狹義上說就是厚愛父母雙親,從廣義上說可以包括兄弟友愛、夫妻和睦等倫理道德行為。儒家把「齊家」作為「治國」的前提條件。《周易》說:「正家而天下定矣」。《禮記》說:「家齊而後國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崇尚的家庭倫理準則,是人們應該信守的道義原則。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可憐的父母啊,生我養我是多麼辛勞。這是《詩經•小雅•蓼莪》中專門抒發兒子對父母懷念之情的詩句,反覆敘述了當年父母怎樣勞苦的撫愛關懷子女,而今,父母老了,怎樣才能報答二老的恩情呢?

除了這首較早談及孝敬父母、懷念父母的詩,儒家經典中還有《孝經》一書,足見古人十分重視「孝」這一傳統道德,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好傳統。「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愛自己父母的人,不會厭惡別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不會怠慢別人的父母,這樣就會促成人際關係的和睦。

孔子說:「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大意是侍候父母,能做到盡心竭力。儒家把孝悌忠信作為做人的基本準則。孝是孝敬父母,悌是敬愛兄長,忠是忠於國家,信是做人要講信用。孝是放在第一位的,古有「百善孝為先」一說,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家庭和睦,進而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這也就是「家和萬事興」、「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所在。

但是厚愛也不是無原則的。春秋時期的晏子說:「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晏子對齊景公說,只要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家庭就會和睦,社會就會按禮儀之道正常運行。做父親的要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同時一定要重視教育;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但在必要時應對他們進行規勸。和睦的家庭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

敦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我們從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中可以領略厚重的親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首《遊子吟》,描寫了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衣服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母愛就像春天裏的陽光對待小草那樣無私和偉大,永遠也報答不盡。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