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行己有恥」(《論語•子路》),即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孔子還說「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大意是有羞恥之心就接近勇敢了。一個人懂的羞恥,才能自省自勉。有羞恥之心的人,才能勇敢的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這是「勇」的突出表現。
孟子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醜上》),大意是一個人沒有羞恥之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恥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是仁、義、禮、智的萌動,只有禽獸才不具備人類的這些天然的善性。人有「羞惡之心」,才會在名利面前表現出高風亮節。
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孟子•盡心上》),大意是一個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感,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呀!
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不是很容易的事。一個人知道自己的不足會覺的羞恥,能夠有勇氣改正,那還為時不晚。如果安於羞恥,或者不覺的是羞恥,反以為是榮耀,那就不可救藥了。
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意思是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不能做那些不該做的事。
人有了羞恥心,才能意志堅定,於貧富、得失、義利之間有所取捨,而不是任憑慾望的驅使。否則,人沒有了羞恥心,就甚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明朝學者呂坤在《呻吟語•治道》中說:「五刑不如一恥」,即再嚴酷的刑罰,也不如讓百姓懂的一個「恥」字。呂坤認為,教育人懂的廉恥要比重刑更重要。人的道德提高了,知道了甚麼叫羞恥,甚麼事該做,甚麼事不該做,就能明辨是非,這比犯了法再來處罰更有效。因此,儒家一貫主張教化為先,懲罰在後。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6/2/7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