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澳洲墨爾本的部份法輪功學員在市中心的主要景點王子橋(Princes Bridge)上,舉辦橫幅展,紀念「四﹒二五」萬人和平上訪事件二十三週年。
前維州立法會議員林布裏克(David Limbrick)先生,當天到現場表達對法輪功學員和平反迫害活動的支持。
圖1:二零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墨爾本部份法輪功學員在市中心王子橋(Princes Bridge)上,舉辦活動,傳播法輪功的真相,紀念「四﹒二五」萬人和平上訪事件二十三週年。 |
圖2~5:活動期間,墨爾本各族裔民眾簽名支持法輪功學員反迫害的義舉。 |
四月二十五日也是澳洲的公共假日「澳新軍團日」(Anzac Day),紀念和表彰曾為國參戰的軍人。當天的王子橋上,遊客如織,學員們向他們講述著法輪功的真相。
越南裔法輪功學員翁女士(Oanh)兩年前在越南開始修煉法輪功,當天欣喜地指向舉著的橫幅說:「我們正在舉辦免費的教功班。我希望能藉節假日人們出遊之機,向更多人介紹大法,讓更多人知道法輪大法的美好。」
聯邦參議員候選人:讓澳洲人了解真相很重要
圖6:聯邦參議員候選人、前維州立法會議員林布裏克(David Limbrick)先生。 |
當天,在今年澳洲五月大選中代表澳洲自由民主黨競選參議員的林布裏克和另一位候選人威利斯(Damian Willis)到場支持,兩人都表示法輪功學員舉辦這樣的活動非常重要。
林布裏克說:「我認為在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讓人們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並聽取親歷迫害者的故事和提醒(呼籲人們關注中共的罪惡)非常重要。在這裏人們有自由表達的權利,我認為,清楚地了解中國實際發生的事情,真的非常重要。」
他還表示:「(四﹒二五)這個事件意義重大,因為它使(全世界的)人們第一次了解到,中國有這樣一個(修煉的)團體,他們能這樣站出來這很好。但是,中共的做法很糟糕,太糟糕了。」
因為參加聯邦大選,林布裏克數週前辭去維州立法會議員一職,他說,工作關係曾聽過許多法輪功學員向他講述被迫害的遭遇。他說:「澳洲自由民主黨認為,考慮到中共(在迫害法輪功等團體中)利用了強制勞改營和強制勞工的問題,澳洲應在中國製造的產品供應鏈方面更加謹慎行事。」
他還說:「我支持信仰自由。真、善、忍是對所有人來說都應該遵循的,非常好的做人道德觀。」
圖7:前維州立法會議員林布裏克(David Limbrick)先生和另一位聯邦議員候選人威利斯(Damian Willis)先生。 |
競選維州Dunkley選區聯邦議員的自由民主黨候選人威利斯(Damian Willis)也表示,「今天的活動會讓更多人了解迫害,它(中共)的邪惡程度讓人震驚,卻缺乏主流媒體的關注。」「在國際上,我們真的需要密切關注中共在做甚麼。」
他常常路過設立在著名海濱景點的法輪功煉功點,他說:「法輪功學員絕對是和平的人,我無法想像有人想要迫害這樣的人群。所以我會盡可能多地為他們發聲。「
信用分析師:「四﹒二五」展現勇氣 令人鼓舞
就職澳洲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信用分析師瓦倫・戈亞爾(Varen Goyal),當天路過王子橋時停下腳步,在反迫害徵簽表上簽了名。
第一次聽說法輪功和法輪功反迫害,他說:「對一個和平團體的迫害,在和平上訪後開始,持續了二十三年,這讓我震驚,這是非常錯誤的。每個人都應該能夠在公共場合表達訴求,每個人都有權表達他們的感受和信仰。法輪功學員在這裏告訴民眾所發生事情,這很好,很高興看到他們在這裏揭示真相。」「我簽署了請願書,因為我想幫助制止迫害。」
戈亞爾還表示,當年萬人上訪事情令人鼓舞,「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之後,還有這樣一群人聚集、和平表達訴求,展現了勇氣,令人鼓舞。因為他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專制的政府,它從不允許人們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希望每個人在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之後,能找到力所能及制止迫害的辦法。」
他表示會去更多了解法輪功。臨走時,他詳細詢問了法輪功煉功點的詳情,表示要親身體驗。
退伍老兵:人權是普世議題 法輪功的活動非常有意義
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服役於澳洲軍隊的退伍老兵、人權活動者大衛(David)非常支持當天法輪功學員的紀念活動。他說:「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代表著澳洲人為自由而戰的精神。也正因如此,今天看到法輪功的請願揭露出中國發生的可怕的迫害,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大衛還說:「人權是一個普世議題,所有人在所有時候都應該關注。」
就讀新聞專業的墨爾本大學生雅各布(Jacob)當天本是為完成作業來王子橋上拍照取景,卻被真相橫幅所吸引而駐足停留。他說:「這場和平請願向我們揭示了發生在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壓迫行為。中國的許多人權問題比如活摘器官、強制勞改營等都令人不寒而慄,但在世界範圍內卻缺乏足夠的關注和報導。」
「看到這麼多人出來和平表達訴求是一種鼓舞人心的行為,也是在向中共持續地施加壓力。我希望他們的訴求能夠獲得成功。」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22/5/3/20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