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在給家長照鏡子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零年四月一日】我們夫婦倆都是大法弟子,對如何帶孩子學法煉功,並引導孩子走進大法修煉有一些教訓和思考,寫出來供同修參考。

當初我們自身做法欠妥,曾逼迫孩子一定要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學法煉功。可事與願違,孩子們感受不到我們的善,在被強制學法中也認識不到法理,只是按照我們要求的做了。那只是一種服從父母之命而已。我們發現,我們這樣做的結果,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遠離大法。這其實是黨文化中的做法:要求孩子一時一刻都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做才可以。

我倆經過反思,認識到我倆的這些做法是不理智的,其結果必事與願違。我倆交流之後認識到,要想讓孩子走正路,走進大法修煉,必須先改變我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修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

我們學法的目地是得法、同化法。教育孩子也是一個向內找的提高過程。對小孩子要求不能和大人一樣嚴格,我們需要魔煉自己的耐心,用善來引導孩子,而不能是強制,不能讓孩子對學法煉功有心理壓力,從而產生抵觸心理!

我認識到,如果我們不學會退讓一步,不單單是不能教育好孩子,最主要的是沒有實修自己。自己做不到以慈善之心對待孩子,怎麼教會孩子善待他人?

強迫可以讓孩子表面服從,一旦我們不在面前,在與外人接觸時,沒有人管束他們了,他們表現出的就是不能自我控制。因為平日裏他們接收到的是強迫的管束,所以在外人看來孩子是一種沒有教化的表現。因為孩子不會把好言好語當成一回事,這是因為他們每天接受的都是厲聲厲語。如果我們每天都是耐心的和孩子好好的說話,商量的口氣說話,那麼在外邊,當不論大人或孩子與他們態度和氣的說話時,孩子們也會做好,也會用商量的口氣很自然的與人交流。

如果我們每天只會用呵斥的方式教育孩子,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在一起,意見不和時,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與別的孩子爭執。這完全違背了我們的本意。這完全是因為我們自己不知道正確對待孩子,沒有首先改變自己造成的。所以,家中大人是甚麼樣子,孩子基本也是甚麼樣子的。

長久之計應該是先修自己,不斷在矛盾中實修自己,增加耐心,增加智慧。我們應該想辦法做到讓孩子對學法、煉功感到有興趣,讓他們自己每天都想學,是為他們自己學,而不是為滿足我們的要求去學。這才是我們需要做到的。

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大人學會改變自己的過程,也是提高自己的過程。

孩子的行為在給家長照鏡子。孩子不聽話、犯錯時,我們在怒不可遏時,就要立即停下來看自己,哪怕認為自己是對的,是為他們好,是在做最好的事,也要趕快停下來。情緒被帶動了,就一定是我們的某個執著心被觸動了。那就反思自己,提高上來。並且,我們要坦誠的跟孩子承認自己錯了,應該提高自己了,告訴他們這時自己是怎麼想的,自己哪裏沒有做對,像和大人一樣與他們交流,尊重他們,講出自己錯在哪裏,應該怎樣做才是對的。一定要學會向孩子當面道歉。

道歉之後,以後儘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一點非常重要!要不然,道歉就會顯得非常廉價。真心的道歉,真心的改正。我們這麼做,小孩子也會看在眼裏,他們也會學著我們的樣子去做的。

提高自己就是教育他們的最好方式之一。作為父母,倆人之間應該相互提醒和告誡對方,相互勉勵。大人之間和顏悅色的相處,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不會說甚麼,但在內心已經埋下好的種子。

在中國這個社會裏,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家庭內部的極端事件。這其實都是因為每天、每件小事上不斷疊加的惡果。大人們都會用自己覺的好的「認知」去教育孩子。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在強迫孩子。每一次自己強迫的不成功,就會變本加厲的繼續堅持下去。其實這對孩子的傷害很大,也是在不自覺的培養他們的逆反心理。等到孩子體格長大到像大人一樣時,他們就會逐步的表現出反抗。而大人們卻會傷心的認為自己「付出」的很多,怎麼會是這樣?甚至認為自己是生了一個逆子,心灰意冷。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同修之中也有很多。希望能成為我們的前車之鑑。

孩子的行為在給家長照鏡子。看到孩子的不對,就要立刻改變我們自己。同時,理解孩子,把他們當成修煉人,尊重他們,用慈善心態引導他們,真誠的與他們一起討論問題,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完美的,會犯錯誤,會難過,也會生氣。一定要與孩子們交流自己遇到任何矛盾、魔難時是怎麼提高,怎麼認識的這個思想過程。

我理解的說服教育,就是大家都講道理,在遇到的問題上都能理性看待,客觀分析。不能以「我告訴你的都是對的,你按照我說的去做就好了!」這樣的心理狀態去和孩子交流,否則效果可能會是相反的。因為他們沒有我們的經歷,他們不理解這些。

以上交流是我現在修煉境界上的認識。不足之處,望同修指正、交流。

就在我做最後一遍修改時,我的孩子喋喋不休的問我同一個問題,而我的這個稿件又不當心被刪除了。我正在已刪除的文件夾裏尋找錯刪的文件時,很不耐煩的、大聲的對他喊了一聲作為回答。我明白修煉就是在小事情上不斷提高,現在我準備去向我的孩子(小同修)道歉。我希望以後自己儘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