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記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正月,下詔:「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把家中收容的和尚,交給官府,不得容匿。限今年二月十五日,過期不出,和尚處死,主人滿門抄斬。」
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陰曆三月,他下詔各州坑殺和尚,毀佛像。「沙門(即:和尚)無少長悉坑之。」當月,就發生了金城的邊冏、天水的梁會造反的異象。當年陰曆四月,在拓跋燾的命令下,鄴城毀了五層佛塔。結果,各地的謀反,不斷發生。
正平二年(公元452年)陰曆三月,早已痛失長子、次子[1]的拓跋燾,在四十五歲時,被一個叫「宗愛」的太監殺死。他的另外兩個兒子拓跋翰、拓跋余也被太監「宗愛」殺死了。正史《魏書》「二年春,世祖暴崩,愛所為也。」《資治通鑑》「二月,甲寅,弒帝,」記載的就是北魏武帝因失德、死於太監之手、淪為天下笑柄的史實。
大臣崔浩的結局也不好,在拓跋燾死前,就被拓跋燾殺掉了。
能使一個太監,寧願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弒君,拓跋燾失德到了甚麼程度,不言自明瞭。
而下一任皇帝──魏文成帝拓跋濬,及時拋棄了拓跋燾的滅佛政策,大興佛法,跳下了拓跋燾的賊船,避免了為拓跋燾陪葬的命運。北魏的佛寺達到了一萬三千餘座。拓跋燾白白搭上自己和兒子的命,也沒能阻擋佛法的傳播。
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因無知而誹謗神佛的政權。天滅中共在即,趕快跳下中共這條危船,退黨、退團、退隊,才是保命的唯一出路。
(資料來源《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世祖紀下﹒宗紀》、《魏書﹒卷九十四﹒列傳閹官第八十二》、《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
註﹕[1]拓跋燾長子拓跋晃死於451年;次子拓跋伏羅死於公元447年,死時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