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這裏的「喻」字,有「領悟」、「明白」的意思。具體含義是指君子與小人價值取向不同,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所謂「利」,是指金錢、財富等物質利益;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價值。君子行事按「義以為質」,做甚麼不做甚麼都是「義之與比」後才為之的。而小人只講究私利,以利來衡量,會為利益捨棄道義,做事只想到有沒有利可圖。
一個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稱讚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對於品德高尚的君子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於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孔子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認為君子的修為以「道」為準,符合「道」,可以貴亦可以富,而若違背了「道」,那是堅決不行的。君子要「見利思義」,他把不義而來的富貴比作浮雲,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一生追求真理、率學生周遊列國而弘道。有一次,在陳國斷糧,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是說君子即使陷於困厄的境地,依然要固守自己的志向,堅持自己的追求。而小人遇到困境,就會肆意胡為。他的學生子路說:「像我們這樣在亂世中弘道,真是很難!」孔子說:「既然要弘道,就要在心中永遠堅持道義,任何情況都不能動搖,就像那些松柏,無論天氣多麼寒冷,霜雪多麼凌厲,都是常青不謝。」
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這裏孔子把和同與否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一個標準。「和而不同」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和」的精神是以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多樣性為前提的,是對多樣性的堅守,不同事物或因素之間的並存與交融,相成相濟,互動互補,使萬物生生不已。而「同而不和」則不然,它旨在排斥異己,消滅差別,這種單一性傾向,最終必然導致事物的發展停滯直至滅亡。比如五音諧和乃為律,如果全是一個音符,就無法令人聽下去。
「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君子相交,有容人的雅量與堅持己見的操守,互相取長補短,不趨炎附勢,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小人相交,必為共同謀利,依附強權,各懷損他利己之鬼胎,表面上強求一致,轉過背來就互相攻擊,故同而不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不追求同,不會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各自保持自己的特點。對待朋友,是傾聽和尊重的態度,是一種純淨的不夾雜任何功利色彩的交往,所以看起來平淡如水,實則是一種心靈的相通。
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是說君子內心非常莊重,與人和睦相處,不拉幫結派、牟取私利。而小人卻總與君子相反。孔子將事事苟同、不講道德原則的人稱之為「鄉愿」,他批評說「鄉愿,德之賊也」,指出小人、偽君子定然是眾人所唾棄的。他講判斷一個人的德行「不以眾人的好惡為依據,應以善惡道德標準為依據」。君子對於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妥協的。
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光明磊落,不憂不懼,胸襟永遠是光風霽月,像春風吹拂,清爽和暢;像秋月揮洒,皎潔光華。內心保持這樣的境界,與人為善,所以「坦蕩蕩」。至於小人呢?總是患得患失,不是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或者是某件事對自己不利,忙於算計,受各種利慾所驅使,經常陷入憂懼之中,所以總是「長戚戚」。
孔子提出君子要講誠信。誠實無妄,乃天之道,聖人與天地同心,要做到無人欲之私、坦然無欺、恆久不怠等。「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即君子應恪守忠信,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在此表現了君子人格的真誠,而且說明虛假的偽君子是儒家所不齒的。
君子敢於堅持正道原則,糾正別人不符合道義的做法,而不是隨聲附和,人云亦云。君子與小人的心胸和視野則不辨自明。孔子稱「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他稱讚顏回的安貧樂道、子貢的聰明真誠、子路的憨厚勇敢、曾參的忠實坦蕩等。
四、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意思是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遇到矛盾時君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只從別人身上找原因。
孔子強調君子有君子之德,「仁」、「義」是君子所必須具有的品德,在仁德的追求中鍥而不捨,才能達到「仁」的境界。顏回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仁與義作為君子之德,小人是無法企及的,君子日日精進向上於進德修業,小人日日向下沉淪於私慾。
孔子說君子能「內省不疚」、「過則勿憚改」,認為君子能夠不斷反省自己,通過修身完善自我修養,砥礪自己的品格。小人有錯總要推諸他人或文過飾非,無法面對自己的缺失。孔子及其弟子在論及學道修行之時往往從自身與周圍人的關係為出發點來進行思考,他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是說顏回不遷怒於別人,不重犯同樣的錯誤。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曾參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是說每天都須反省數次,從而能在追求理想人格的道路上永不懈怠。
一次,宋國遇到了水災,魯國派使者前往慰問,宋國國君回應說:「寡人不仁,因為齋戒不夠誠實,徭役擾亂了百姓的生活,所以上天降下此災,又給貴國國君增加了憂慮,以致勞煩先生前來。」孔子知道後說:「看來,宋國大概會很有希望。」學生們問為甚麼,孔子說:「當初桀、紂有過錯卻不承認,很快就滅亡了。商湯、周文王知道承認自己的過錯,很快就興盛起來了。過而能改,君子之道,善莫大焉。」宋國後來果然成為國富民強的國家。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