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子學《詩》、《禮》
先師孔子行教像(唐•吳道子) |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的思想家、教育家,相傳他有三千學生。《論語•季氏》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的一個學生陳亢有一天問孔子的兒子孔鯉:「你在老師那裏聽到有與別人不同的教誨嗎?」孔鯉說:「沒有啊。有一次我父親曾獨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過,父親問我:『學《詩》沒有?』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詩》,無以言。』我馬上就去學《詩》。又有一次,遇到父親一個人在那裏,我快步走過,父親問我:『有沒有學《禮》?』我說:『沒有。』父親說:『不學《禮》,無以立。』我馬上又去學《禮》。我只聽到這兩件事。」陳亢下來高興地說:「我問一個問題,卻得到三個收穫,知道了學《詩》的道理和學《禮記》的道理,還知道了君子對待自己的兒子與別人的孩子是一樣的。」
的確,詩和禮,都是孔子教育學生的重要內容。孔子說:「詩言志,歌詠言」,認為利用文藝形式對學生進行具體形像的教育,比說教往往有效的多。相傳《詩經》三百零五篇,就是他親自刪定的,內容多和修身、知命、追隨道義有關。孔子認為人的道德修養就應從這裏開始,可以提高人的觀察力,另外,通過讀詩也能夠學到許多歷史、自然、社會知識。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他所說的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禮儀行為規範,從學禮開始,教育學生樹立自己的德行,從實踐中逐漸培養出學生的自覺的道德主體意識,進而成為日後通達天道、經世濟民的基礎。
孔子教育兒子學「詩」學「禮」,和對其他學生的要求是一樣的,並沒有因為孔鯉是自己的兒子就放鬆對他的要求,這一點可以看出孔子對學生的一視同仁和對兒子寄予著很高的希望。後代的讀書人,把孔子教子的方法稱做「詩禮傳家」。
(待續)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1/3/20/12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