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修煉中要正悟(二)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一日】(接前文《交流| 修煉中要正悟(一)》

二、關於「隨其自然」

師父說:「我們修煉人講隨其自然」(《轉法輪》),我個人淺悟:修煉人無論在任何環境與情況下,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按「真、善、忍」的法理作為指導向內找去執著,修自己。而不是借助常人,為了滿足個人的執著,不修自己,還美其名曰「隨其自然」──那是在自欺欺人。

還是舉實例以便更透徹的認識:一位遇到病業的同修,因承受不住身體上的痛苦,法理悟不上來,就去了醫院,診斷為肺結核,家屬想給她辦理病退提前拿到退休金,這位同修沒有拒絕,當乙同修就此事與她交流時,這位同修說:「不是我要辦,是家裏人想辦,我沒辦法就隨其自然吧。」

乙同修看她如此法理不清,就耐心的與她交流,最後這位同修明白了病退後的嚴重後果,向內找到自己的利益心,說:「其實是我有這顆利益心,才造成家屬的這種想法,從現在開始我不承認甚麼病退」。幾天後就聽別人說病退後會虧很多,傳到家屬耳裏誰也不敢為她做主病退,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三、關於「修好自己」

修煉人在不同層次上對「修好自己」有不同的認識,有的人認為修好自己是自私;有的人認為只有修好自己才能幫得了別人。那麼怎樣才算修好自己,如果我們沒有修好自己就不能去幫助別人嗎?有具體標準嗎?師父告訴我們要「修成無私無我,先他後我的正覺」(《精進要旨》〈佛性無漏〉),我認為這是標準,那麼我們沒達到這個標準之前,我們就有理由不去幫助別人嗎?如果在別人需要時卻不去幫助別人,那才是真正的自私。

有一位丙同修病業關老也過不去,乙同修經常在法上與其交流。由於她們倆人是親屬關係,不免有情摻在其中,丙同修自覺修的不如乙同修精進,所以乙同修說甚麼她都點頭。當其他同修去看丙同修時,丙同修像受委屈的孩子與其他同修數落乙同修的不是,甚麼「偽善」哪、「偉、光、正」啊等等,弄的乙同修很尷尬,也不免向內找自己有沒有這些東西,最後得出結論:沒有修好自己,還是先修好自己再幫別人吧!其實是乙同修有一顆愛面子的心、自尊心等需要在這時修掉,然而,乙同修沒有很好的利用這個機會提升自己,卻拿「修好自己」當藉口放棄了這個機會。

我在與甲同修交流時,還有兩位同修也在場,一位是不識字的老年同修,一位是得法兩年的新同修。老年同修已經能把《轉法輪》看下來了,當她讀法的速度能跟上其他同修時,突然最近又不認字了。老年同修有些灰心,提出用mp3聽法。我沒同意,告訴她這是一關,你得闖;以前不認字,你現在都認識了,怎麼能往回走呢?老年同修參加了學法組,雖一週一次,但對她是個促進,比學比修,為了能跟上其他同修不耽誤時間,她天天早起讀法,現在基本上恢復了以前的狀態。

甲同修說:「你這是抓緊了,不然的話就淘汰了,師父的法一篇接一篇的下來,怎麼大家還不悟啊,盡是人心,做的事都是人心。」我看出甲同修著急心起來了。當她與新同修走了之後,老同修和我發起了牢騷:「一說就淘汰銷毀,那還不如沒修的常人了。常人都沒說銷毀,怎麼不精進就得淘汰銷毀?」我知道老年同修誤解了「淘汰」的意思,就在我所在層次所理解的「淘汰」做了一下解釋:當我們得法後,要助師正法,緊跟師父正法進程,如果我們因執著跟不上進程,就會被落下,如果我們落下的太遠,其他同修搆不著我們的時候,那我們修到哪一層就只能在哪一層了,就被從隊伍中淘汰出來了,絕不會不如常人的。

第二天晚上新同修來了,臉繃得緊緊的說:「我現在啥也看不進去了,法一天都沒看了。」我說:「為啥看不進去了,現在咱們就學法,正好我也沒學法呢。」她說:「做甚麼事都是人心,法不白看了嗎,那還學法幹啥?」我一聽這是有情緒了,就樂呵呵的給她們讀了一段法:

「所以我過去講,大法弟子作為一個修煉人,看問題和人應該是反過來的。有的人覺的碰到不高興的事了就不高興了,那你不就是個人嗎?有甚麼區別呢?碰到不高興的事的時候,正好是你修自己的時候、修心的時候。」「那麼如果修煉人這樣看問題,用正理修自己,你們在常人中碰到的不高興的事是不是好事呢?你要想修煉、你要想脫離三界,你要想返回你原來的地方,你要想救度你那一方世界的眾生,你要真的是在助師正法,這不是給你提供方便、這不就是叫你真正的修自己嗎?你碰到那些不好的事情不就是給你鋪路呢嗎?你為甚麼不高興呢?」(《大法弟子必須學法》)

老年同修與新同修聽了這段法後,都樂了,說:咱們學法吧,於是我們學了一講法,新同修拿著《明慧週刊》回家了。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修好自己,就是用法來衡量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當自己真正修出慈悲,同修就會看到就會比學比修,如果都有一顆包容同修的心,都能夠看到對方的閃光點,整體配合就會協調。當我們有些事誤在其中時,就是法理不清「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常人的觀念」(《精進要旨》〈論語〉),只有靜心學法才能解決。

個人層次所悟,請同修慈悲指正。

(全文結束)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