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修A在一個木材加工廠工作多年,彼此間很是了解。他在家裏是個嬌孩兒,在我眼裏他非常懶散。因場地狹小,我一個人要把燒鍋爐用的刨花袋子歸整成垛,需要碼很高才能擱下,越往上越是費勁兒。同修A晚班燒鍋爐時,費很大勁兒專拿上邊的用,底下的一點兒不動。我發現後氣的不行,心想他這回怎麼不偷懶了呢?這不就是他的毛病嗎?我沒有錯,向內找甚麼?事後冷靜下來,回想當時自己的心態,先不論同修的對錯,動氣不就是怨恨心嗎?再一次閒談中,我說:你怎麼不為別人著想呢?找找你自己吧!他卻說:「我為下一個班工人著想的,我費點勁兒,下一個班拿就省勁兒了。」這簡單的幾句回答,使我感到非常震驚。相處這麼多年,我怎麼就把他看錯了呢?哎!還是回過頭來老老實實的找找自己吧!
我得到的教訓是,向內找必須是無條件的。別在對錯、就事論事上找,一切都是假相。就找當時那一刻自己動的是甚麼心,符不符合法。同修向內找了,為別人著想了,自己就可少付出了,享受著同修開創的寬鬆環境,隱藏著一顆為私為我的安逸心。我所看到的同修的不足,就是我要向內找、修去的東西啊!
看到還有類似現象發生,今天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做個提醒吧!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2/14/11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