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歐洲「曼哈頓」期待神韻風采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四日】(明慧記者雪莉德國報導)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法蘭克福市的銀行區摩天建築群鱗次櫛比,因而有歐洲「曼哈頓」之稱。它的多元性也是無出其右──接近三分之一的法蘭克福人都不持德國護照,而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但是,無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還是外來移民,當他們確切了解神韻晚會時,都對演出表示興趣。

從去年十二月開始,神韻晚會在法蘭克福的籌備組就在新伊森堡(Neu-Isenburg)購物中心擺開了展台。這是個繁華熱鬧的購物中心,每天租金要幾千歐元。商場經理來自前東德地區。當她得知神韻在歐洲的演出是復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沒有中共黨文化的五千年古老文明介紹給西方社會時,這位女經理立即表示願意免費提供場地設備,包括大型投影屏幕等。

在新伊森堡購物中心的展位擺開的第一天,就有一對年輕夫婦推著個兒童車走來。工作人員微笑著遞上一份報紙,和這位膚色略深,明顯有外裔血統的男子聊了起來。她告訴這位年輕爸爸,這台晚會舞台服裝背景無與倫比,演員的一招一式極見功底和氣質,表現的是傳統價值觀等等。男子仔細聽著,並沒多說甚麼,只是指指在一邊打電話的妻子說,「看,我們(為看演出)在找看護嬰兒的鐘點工呢。」不多功夫,他們就找到鐘點工,立即買了兩張晚會入場券。

膚色淺黑的布拉布德斯(Brabdes)是印度尼西亞人。她二月十一日晚上看到了神韻晚會的消息,十二日她就和丈夫、女兒一家三口專門來到晚會的售票點,買了最好位置的票。布拉布德斯女士說:「我的祖先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太喜歡中國的傳統歌舞啦!」臨走,她主動遞上自己的電話號碼,表示以後願意經常來參加類似活動。

法蘭克福人對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濃厚的興趣,這大概是這個城市由來已久的特徵。說起來,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就是八百多年前在這裏發展起來的。那時,法蘭克王國已經擴大到了相當於今天的法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奧地利以及德國、意大利的大部份地區。當時統治帝國的查理大帝死後,他的孫子們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了今天的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法蘭克人的語言也出現明顯的分化,形成了法語、德語和其它西歐國家的民族語言。西歐人互相之間學習對方的語言不感到很難,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也有寧可學習中國古老文字文化的。

外貌秀氣文靜的昂格(Engel)女士長著一雙碧綠的眼睛,年紀大約四十上下,學習漢語已經兩三年了。二月十二日一早她就來到展位前,看到神韻晚會的介紹後,她眼看著晚會宣傳人員,一字一句用中文說:「太好了!我正在教我的兩個孩子漢語,看這場傳統文化的演出對我們學漢語太好了。我要帶他們來看。我今天還要給我的朋友們打一圈電話,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口傳口,心傳心,不同族裔人民都在期待神韻的風采。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