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一年後的幾點感想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尊敬的師父好,各位同修好。

我叫尼古拉,是從二零零五年十月開始修煉法輪大法的。我今天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修煉以來得到的幾點體會。

當我第一次去煉功點的時候,我感覺到被一股力量推到那裏學功。心跳快的像要飛出來似的,我當時挺緊張的,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穩住心態後,我就越來越能感覺到師父在指引我,所有的一切就像水到渠成似的。

當時,作為新學員,有幾件事情對我真正開始修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一點是老學員的行為。我曾長時間觀察老學員的舉止行為,看他們一言一行是否真正符合他們所提倡的「真、善、忍」。當時最讓我感動的則是他們有問題都向內找,而不是向外找、批評別人,他們是如此的謙遜、真誠,毫不虛假的坦白自己的執著。比如,敢於對他人說:「我是由於甚麼甚麼原因妒嫉你的,謝謝你讓我有了暴露我執著的機會。」這種姿態令我震驚、使我感動無比。

老學員的舉止行為使我一點一點的明白了甚麼是證實大法。因此,我認為,為剛開始煉功、走上修煉道路的新學員創造一個圓容的修煉環境是十分重要的。

去掉怕心

剛開始修煉的時候,我對講清真相不太注重。後來,我逐漸發現隱藏在這種態度背後的其實是害怕自己真正走進大法的怕心。在一點一點閱讀《轉法輪》和師父的經文後,我意識到了走出來講清真相的必要性。師父在《轉法輪》第六講中說:「他這一害怕說不定就真正的帶來麻煩。因為你一害怕,就是恐懼心,那不是執著心嗎?你的執著心一出來,不得去你的執著心嗎?越害怕,就越像病似的,非得把你這個心去掉不可,讓你接受這次教訓,從而去掉恐懼心,提高上來。」

我發現許多執著心都是由怕心造成的。比如執著表現出好的一面給別人看,是因為害怕被別人批評;抱怨發牢騷,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別人重視。怕心好比我們執著心的放大鏡。這是我從師父講的法「越害怕,就越像病似的」之中悟到的。比如我越怕被別人批評,我就越表現出符合他人的態度,想盡辦法避免與他人意見不一,即使我心裏不是那樣想的。因此,我這顆要面子的執著心就被害怕被別人評議的怕心放大了。

有時,我會對自己說:「哦,我是一個很寬容的人,我修忍,我能接受一切意見。」但是,在這一念後,隱藏的是怕被別人批評或是由於不同意他人的看法,同他人產生口角的怕心。那麼,這能算是修「真」嗎?怕使我偏離了「真」。在我不願意說出自己看法,而不指出某個同修執著,幫助他去掉執著時,我做到修「善」了嗎?怕使我也偏離了「善」。還有一種怕心可能是害怕暴露自己執著的怕心。不暴露自己的執著會妨礙儘快去掉執著。我會經常等著其他同修先暴露出他的執著後,才敢承認自己的執著。

心得交流的重要性

在經過了幾乎一年的時間,我才真正能夠把自己視為一名正法時期大法弟子。是一位同修寫的心得體會使我明白了參加講清真相的意義。為了向世人講清真相,他特意做了一件揭露迫害的T恤衫,穿在身上給人看。這篇和其它幾篇揭露迫害的心得,打開了我的心。所以,我認為大法弟子的心得交流非常的重要,它能觸動世人的善心,使新學員快速成熟起來。

我也悟到,這是師父在指引我們,是他讓我們看到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大法的心得。當然閱讀修煉者的心得,不能代替學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修煉道路,不能以其他同修為榜樣。

可以在一切環境中修煉

當我得知將舉行法會時,我就馬上有了寫心得體會的願望。一開始,由於不知道怎麼寫,我猶豫不決,覺的好像沒甚麼可講的,覺的心得體會應該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當我看別的同修寫的心得體會時,總覺的他們的體會非常豐富,都是在法上悟到的。我覺的自己沒有他們悟的好。寫出來的幾句句子,好像都很貧乏,沒有深遠意義。因此,怎麼也寫不下去。

後來,我就問我自己,為甚麼沒有心得可說,我的目地是不是怕寫心得的人不夠多而湊數,至少能顯示一下自己是個好學員呢?很快,我便發現,這種念頭是錯誤的,是一種顯示自己,不信任大法弟子整體力量的執著心。

發現執著心後,我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上去了,覺的自己有執著,寫心得的念頭不純。後來,一篇題為「不表現不是真的我」的心得使我明白了我的想法完全是常人的想法、自私的想法。

我悟到,我的本性應該是「真、善、忍」,那麼,寫心得體會也是表達「真、善、忍」在某一層次上體現的一種方式。所以,參加交流在我的眼中不再是一種顯示自己、尋求被其他學員承認的舉動,而是講出在我目前層次上的體悟。如果沒有這次心得交流會,我可能就沒有這個好機會提高,發現我該修去的執著。所以我們遇到的一切都是給我們修煉提高的機會,只要我們能悟到,看到我們的執著並修去它。

最後,我想用一首我在一天晚上突然想到的詩句作為結束語:

大法觸動常人心
淚水淘沙現真金
師父慈悲領我行
粒子同化真善忍
正念正行證實法
眾生得度乾坤正

謝謝師父,謝謝各位同修。

(二零零六年法國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稿)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