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為誰而學(上)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今天許多的老師在教育學生時,也都在講,你要對自己負責,學習不是你自己的事嗎?學習成績好,將來上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過一個滋潤、穩當的小日子。其實認真想一想這樣的說法,就會發現,這樣的學習目的,表面上似乎是為自己,其實並不是。你的學習、你的刻苦與努力,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上大學、找個好工作、過個好日子,你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學。

那麼,等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後呢?還有學習的動力嗎?還有要學的內容嗎?常人中有句俗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管你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麼優越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你都有必須面對的問題和矛盾,你都會感受到其中的艱難和痛苦,那麼,我們的學習與念這本難念的經有聯繫嗎?

那麼,讓我們看看中國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麼樣的吧。明清以後,有一本幾乎是每個士子都必讀的書,就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編的《四書集注》,這是四部著作的合集,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在《大學章句序》中,朱熹總結夏、商、週三代的學校教育說:小孩到了八歲,從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進到學校裏上小學,學習的內容是洒掃、應對、進退這些日常生活內容和基本禮節。此外,還要學習禮儀音樂、射箭御車、文字術數等等。到了十五歲,學習成績好的,就進到大學中學習,這時,學習的內容就有了很大的變化,要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學習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修煉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著深厚的道德素養和做人底蘊的人,然後用於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諸侯國與諸侯國以及君臣百姓的關係,治理國家。

那個時代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之根,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基本是從那裏繼承而來。五、六千年的歷史,多麼悠久啊!

《大學》是孔門弟子曾子所作,其第一句話就道出了學習的目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讀作新)民,在止於至善。」就是說,大學所要走的路和所要達到的目標是祛除後天的觀念和慾望,讓自己與先天的、最初產生自己的清明道德相通,在這條路上,每一天的自己都與昨天不同,每天都在進步、更新,直到達到把握包容一切事物和現象的最深層的道德和規律的境界,也就是萬事萬物最開端的事理當然的至善極至。

這就是古人的學習目的。他們不是在向外學,而是在向內找,跟我們今天正好相反。大家可以想一想,向外學和向內找有甚麼區別?大家今天在課堂上學的知識,對你們的日常生活、思考問題、接人處世有多大的指導意義?這就是區別。現代很多人認為古人愚昧,不懂科學,其實古人所掌握的科學比現在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古人通過靜坐冥想的直覺思維所達到的境界,我們現代的量子物理學、量子生物學和宇宙全息統一論才剛剛能觸及到。關於這一點我們在另一個話題中再說。

我僅舉一個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宇宙」這個詞大家一定很熟悉,我們古代流傳下來的解釋就是「古往今來為宇,四方上下為宙」,宇為時間,宙為空間。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時間與空間交錯在一起的四維時空概念,而現代科學直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認識到時空是四維的,我們則古已有之。不要輕易的否定我們的祖先,他們所掌握的智慧是我們今天的人類難以企及的,我們以後會慢慢的談到。

探究事物之理的路並不遠,孔子說「道不遠人」。其實,學習之路更多的不在書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麼是怎麼走的呢?儒家指出了一條道,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通透一點,就是要擺正自己與家、國、天下的關係,這是一個逐漸擴大的網絡,也可以說是一個遞升的階梯,每一個大的網絡都以前面較小的網絡為基礎,處於網絡中心的就是自己,所以修身是最為基本的。

首先要擺的第一對關係就是與父母兄弟的關係,於是便有了中國最為傳統的孝悌之理,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是要「齊家」。過去的家是大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世、五世同堂,兄弟姊妹眾多,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和家裏的田地經營、收入、支出都要操心,還有親戚鄰里的關係往來,社會上的事務,還要擺好與天地諸神和祖先的關係,按時齋戒祭祀等等,要想在家裏能夠一碗水端平,使家在各種利益分配中達到「平齊」的狀態,必須首先學會控制自己的私心、慾望和激烈的感情,遇到矛盾要內省,就像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要誠心正意,要與人為善,要注重道德的積累,知錯必改,決不姑息,這樣才能使一個家庭和諧運轉。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很難想像一個對父母都不知敬愛、對兄長都不知恭敬、對子女都不知撫育的人,會是一個有道德、有操守、能夠為他人著想的人。

春秋時有個霸主叫齊桓公,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有個寵幸的臣子叫易牙,善於烹調,為了取媚於他,將自己的兒子蒸熟給他吃。他覺的易牙對自己很是不錯,為了自己連兒子都可以獻出來。他還有個臣子叫管仲,輔佐他建立了霸業。管仲臨死時,齊桓公問管仲易牙可不可以為相。管仲說:「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一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連兒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的人,其悖於人情、殘忍、自私可想而知。這樣的人,在面對重大的選擇時,怎麼會將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齊桓公沒有聽管仲的話,果然,由於易牙與桓公的幾位公子和佞臣爭權奪利,桓公被活活餓死於宮中,屍身腐爛,卻無人收殮。

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使家庭和睦,其樂融融,每個人都快樂的做著自己,既依賴於他而他又不必事必躬親,這個人所處的位置必定要超越於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乃至在思想上將自己置於家庭之外。惟其如此,才能夠既把家庭當作一個整體來對待,又能將每個成員裝在心中,滿足他們的願望,包容他們的所為,影響他們的思想,而且能夠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去做。如果不摒棄私心,如果沒有真誠、善意和寬容,沒有取中、不偏執的作為,是根本做不到的。修身的快樂首先在家裏實現了,而且,還不是獨樂,是與家同樂。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