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師父讓我們按照「真、善、忍」的標準做好人,為甚麼這些當權者就不允許我們煉法輪功?在2005年11月24日,宋小彬等人夥同東城坊鎮派出所,把我們抓起來、罰我們錢,當時他們是背著上級單位這樣幹的。但是,讓我想不明白的是:在派出所發生了強暴劉季芝和韓玉芝的事情,醜事曝光了,為甚麼上級單位不僅不處理何雪健和那些惡人,給劉季芝、韓玉芝伸冤,反過來還要花十萬塊錢來抓我們?抓我們幹甚麼,不就是要我們說違心話嗎?我們這些沒有文化的人懂甚麼是政治嗎?能搞政治奪權嗎?善惡有報是天理,希望各級單位人員,你們好好了解法輪功是甚麼,不要再犯罪了。
今天,我想談談從開始修煉以來自己的一些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們修煉法輪大法,相信「真、善、忍」沒有錯,這是我最真切的認識。
在開始修煉以前,我身體有多種病痛,特別是心絞痛、腰椎間盤突出,得法前的半年我癱在了床上。多的時候一個月要花1000多塊錢的藥費,丈夫掙的錢基本上都被我吃藥花光了。身體不好,脾氣就更壞,家裏總是有矛盾,活著沒有一點意義。肉體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讓我痛不欲生,我多次嘗試過自殺,難受的時候每分鐘都在想自殺。我對丈夫說,我死了算了。丈夫央求我說:你不能死呀,孩子總得要有個媽!我就這樣在痛苦的煎熬中過著每一天。我的大女兒信耶穌,就讓我每天禱告,希望病能好起來。但是我一禱告就鬧心,實在堅持不下去。
有一天,我的丈夫在外面看到煉法輪功的劉季芝。劉季芝對我丈夫說,讓她來參加班吧,我們不收錢!丈夫說:她動都動不了,能行嗎?她說:可以。我丈夫講給我,我一聽就想去。過了兩天,我下了決心,就挪著出來了,到了劉季芝她們學習法輪功的地方,我身體就痛快了。這裏還有一個故事:我去了以後,聽大法師父法講的帶子、錄音機一直不響。原來是還有一位聽法的同修沒有到。那位同修剛到,錄音機就突然響了,師父說:今天來的晚的學員以後早點來,不要影響其他學員聽課。這句話我在後來反覆聽法當中再也沒有聽到。很久以後才悟到,我一開始聽課,就碰到了非常神奇的事情。
師父給我了第二次生命,大法給了我新生。在這次聽法之前,我都準備到北京做手術了,光押金就得交6000元;而在我聽師父講大法一個多月後,我就能下地了,身體也好了。我在師父的法像跟前說:師父啊,我這個香可燒對了。要說撞大運,我可真撞上大運了。我能做家務活了,孩子們也說我的脾氣變好了,家庭也和睦了。
在1999年2月得法後不久,就請了一本《轉法輪》,當成寶貝一樣。但是我不識字,我沒有文化,連自己的名字都歪歪扭扭寫不好。師父的書我根本看不了。後來聽說有位六十多的老太太也沒有文化,但是對大法心誠,所有的字都認識了。我就想,人家60多歲的人都能認字了,我也一定能!那時對法輪功的迫害已經開始了。從2000年開始,我就學著識字,開始讀《轉法輪》。
我就讓孩子教我認字。但是我不敢告訴是為了讀《轉法輪》。每天一個字,剛教完我就忘,我就反覆讀、反覆看。有時孩子教完我就上學了,剛走我就忘記了,於是就追到村子口上問:這個字是念甚麼來著?
光「論語」兩個字我就認了很長時間。孩子就把每個字和我熟悉的事物對應起來,比如「迎來送往」的「迎」字,因為我的一個姪子的名字中就有這個「迎」,所以,就這樣聯想著記憶。因為我沒有堂堂正正修煉,讓孩子理解我為甚麼要認字,這樣出現了一些干擾,我認字的事就停頓下來了。
一天,我抱著《轉法輪》在哭,我想:為甚麼人家60多歲的人就能認字、讀《轉法輪》了,我就不行?我正哭的傷心的時候,被兒子看到了。兒子說:媽,你為甚麼哭?我說:我想讀《轉法輪》,但是不認字……。兒子挺起胸說,媽,我教你。我問他:你也有不少字不認識呀?他很自信的說:可以查字典!就這樣,兒子又接著教我識字。但是,我的記性總是不好,老是記不住,兒子沒有耐心了,有時他剛說完我就忘記了。
我很恨自己,為甚麼我記性這麼差?為甚麼我這麼不行?!我把《轉法輪》抱在心口上痛哭。我默默的給師父說:讓我能認字吧!但是,打開書學過的字還是不認識。我就在法像跟前給師父燒上香,不斷磕頭,說:師父啊!讓我能記住吧!
奇蹟出現了,我再打開書,女兒和兒子教我的字我都想起來了,我都認識了。我非常激動,趕緊把兒子叫來說,我能認字了,你和你姐教我的字我都認識了!然後,兒子試著考了考我,果然,教給我的字我都想起來了。
就這樣,每天能讀下來的字越來越多,在一個地方認的字,在另一個地方出現時也認識了。每天能讀下來的越來越多,從十個到二十個多個,我認的字也越來越多了。在第一年,我基本上把《轉法輪》能讀下來了,還是有一些生字。到第二年,我讀了三遍《轉法輪》,沒有生字了。如今,我早已經能通讀《轉法輪》了,每天都能堅持讀一講書。
在認字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是師父領著我往前走,是大法賦予了我智慧和力量。大法真的太玄妙了。當然,在修煉中還有很多事情讓我見證了大法的神奇。在這裏就不多講了。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2/12/6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