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謙虛卑恭 君子風範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9月7日】宋朝的肅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到北方,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看見一塊唐朝遺留下來的石碑,文辭非常優美,共有三千多字。沈元用平日記憶力就很強,於是一再朗誦,肅王一邊聽著一邊走著好像沒在意。

沈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炫耀自己的才能,就拿筆將文章默寫下來,記不起來的就空著,一共缺了十四個字。肅王看了,就拿筆將所有的缺字補齊,又將元用四、五處錯誤的地方修正過來。改完後將筆放下,和別人談論其他的事,一點點驕傲的神色都沒有。沈元用既驚訝又佩服。

俗語說:「千萬不要誇口說我能勝過別人,其實別人勝我更多!」這實在一點也沒錯啊!

明朝理學家陳幾亭說:「君子有兩種羞恥」。一是誇耀自己的長處,二是掩飾自己的缺失和不能。自己有長處要保持謙虛,自己不會的就要努力學習充實。

他又說:「君子有二惡」。一是嫉妒人之所能,二是彰揚人之所不能。當別人做到時,應該像自己做到一樣;當別人做不到時,就引以為鑑,以自己要做好的角度來著眼,捨去「我能,他不能」的高傲心態。

孔子曾說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選取好的方面作為我效法的榜樣,其不好的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鑑,引以為戒,進而改正自己的缺失。」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