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忠臣與良臣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8月17日】歷史上沒有一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臣下是忠臣,唯獨唐太宗例外。他希望大臣為良臣,不為忠臣,這同傳統觀念大相徑庭,怎麼回事呢?

原來唐太宗重用從前的政敵魏徵,引起一些權貴的嫉妒和不滿。他們到處散布流言蜚語,造謠中傷魏徵,並向唐太宗進讒言,誣蔑魏徵包庇自己犯法的親屬。太宗聽信了讒言,心中十分惱怒,認為魏徵辜負了自己的重託和信任,立即派溫彥博去查辦此事。不料溫彥博對太宗信任魏徵也頗有微辭,便馬上去調查魏徵的「劣跡」。他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搜集一些材料送給太宗,並且添油加醋的向太宗進讒言。太宗命溫彥博去訓斥魏徵,魏徵並不與之爭辯。第二天一早,魏徵面見太宗,君臣二人進行了一番饒有趣味的對話:

魏徵向太宗說道:「我聽說君主與臣下一條心,這才叫君臣一體,哪有拋開大公無私的精神,只在檢點行為上下功夫的賢良之臣呢?如果君臣上下都注重細枝末節,謹言慎行,我看國家的興亡禍福就無法預料了。」

唐太宗大吃一驚,但他畢竟聰明過人,馬上反問魏徵:「你說這些話,到底是甚麼意思?」

魏徵不正面回答太宗的提問,向太宗叩頭請求說:「希望陛下讓我做良臣,不要讓我做忠臣。」

唐太宗飽讀經史,從未聽說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不解的問:「難道說忠臣,良臣有甚麼不同嗎?」

魏徵說:「象歷史上的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夏朝的龍逢,商朝的比干,就是忠臣。所謂良臣,就是能給君主提出許多好建議,且被君主採納,因而身得美名,與君共享富貴,留譽青史的大臣。所謂忠臣,雖然能給君主提出許多好建議,並敢於規勸君主,對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後被君主殺戮,國家滅亡,只落個忠臣的空名。這就是二者的區別。」

太宗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繼續問道:「你講得很對,作為君主怎樣才能明智,怎樣才會昏暗呢?」

魏徵回答說:「君主能夠聽取各方面意見,就明智;君主偏信讒言,就昏暗。」他又列舉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偏聽偏信,被奸臣矇蔽,死到臨頭還蒙在鼓裏的實例,進一步闡明這個道理,引起太宗的高度警覺。太宗誠懇的對魏徵說:「我接受你的勸誡,努力去做一個明君,你也要大膽進諫,無所顧忌和隱諱,做一個流芳百世的良臣。」魏徵見太宗以做明君為己任,非常高興,立即向太宗保證:「你做明君,我一定做良臣,決不辜負陛下的厚望。」從此以後,君臣相知,凡有說魏徵壞話的人,唐太宗一概不聽,甚至嚴加痛斥和懲辦,使那些愛進讒言、陷害正直大臣的小人銷聲匿跡,不敢為所欲為。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