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故事:兩種教子方法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5年4月27日】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血緣宗法社會,家族的綿延被視為極重要的事項,所以都十分重視養子教子。但教法不同,對照來看,其後果大相徑庭。

先看漢代疏廣、疏受叔侄兩人的教子方法。

疏廣是漢宣帝時的太子太傅,他的姪子疏受同時為太子少傅,都是輔導太子的官。每次太子朝見皇帝,他們都一起陪同,太傅在前,少傅在後。五年以後,太子讀通了《論語》、《孝經》。疏廣對疏受說:「我們官也當了,名聲也有了,這個時候再不引退,怕有後悔之事。我們叔侄還是辭官歸故鄉,以享天年,何如?」疏受叩頭道:「聽長輩的。」於是兩人辭官回鄉,去過悠閒的生活。

回到家鄉後,他們每日擺酒,宴請族人和以前的老朋友。過了些時候,疏廣的子孫實在心疼,托人向疏廣說情,讓疏廣買點田宅,以便留給後代子孫。疏廣聽後,慢悠悠地說:「我難道已糊塗到成為想不到自己子孫的人了嗎?只因為家中原來薄有田產,子孫們如果勤奮勞作,可以享有和人家差不多的生活。倘使我現在給他們多買田產,增加他們的盈餘,只會讓他們變得懶惰。人,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而且人一旦富有了,總被旁人嫉妒怨恨。我既然沒有甚麼用來教他們,總不能增加他們的過失,讓他們遭嫉恨。至於我帶回來的金子,那是皇上讓我養老的,我拿來和族人、朋友共同享受,不是很好嗎?」大家聽了,心悅誠服。

和兩疏教子比起來,漢代御史大夫陳萬年的教子則截然不同。

陳萬年,漢宣帝時任御史大夫。他好結交權勢,對皇后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兒子陳咸卻跟老子完全不一樣,嫉惡如仇,不畏權勢,經常上書譏諷皇帝的近臣。陳萬年覺得兒子這樣必將得罪於人,一次,生病休息時,將兒子叫到床前訓話,講到半夜,言猶未盡,陳咸竟睡著了,突然頭磕到屏風上,「砰」的一聲,把陳萬年嚇了一大跳。陳萬年大怒,要拿杖來打他,並嚴厲責問道:「我今天這樣誠信教你,你倒睡起覺來,把我的話當耳邊風。為甚麼這樣?」陳咸說:「我都聽見了,總的意思不過是叫我拍馬屁討好人家。」陳萬年默然無語,揮手讓陳咸離開。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