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這群沒有口號、標語、大聲喧嘩,也沒有示威和阻礙交通的,從容的來,安靜的離去的修煉人,卻引來了江澤民這個當權者的妒忌。一場由其親手操縱,控制輿論宣傳工具撒彌天大謊,使用包括綁架、酷刑、勞教、非法判刑、洗腦、把正常人關入精神病院等殘忍手段對修煉「真、善、忍」做好人的善良群眾的鎮壓從此拉開了帷幕。
雖已事隔五年,但對4.25法輪功學員上訪的不同的看法、說法還是很多,甚至別有用心的人還利用4.25來攻擊法輪功。今天在參加此次集會的法輪功學員孫女士和付女士都曾參加了99年的4.25上訪,她們接受了明慧記者的採訪,披露了她們所親身經歷的4.25和平上訪。
* 誰是組織者
付女士:我是4月24日晚上知道的。是我們煉功點的另一位學員打了個電話到我家。電話是我父母接的,掛了電話之後他們就告訴我天津又出事了,不讓大家在外面煉功還抓了人,有些學員想去上訪。我父母說他們要去,問我去不去,我說當然要去。
在這次之前,我媽媽參加過「北京電視台」的那次上訪,我記得她回來後很激動也很開心。她說台裏的領導和他們見了面,許多學員向台裏工作人員講述了自從開始修煉法輪功後的變化,身體變得如何健康,家庭變得多麼和睦等很多很多的親身受益的經歷。後來台裏的領導也非常感動,覺得前兩天播出的有關法輪功的節目是不符合事實的,他們要重新製作一個節目來挽回他們的錯誤。還說,那個報導錯誤消息的是個實習記者,他們要考慮把他開除。可是法輪功學員們卻說,不要為難他,他可能只是不了解真實情況,我們來的目的並不是要責怪誰,只想把事實告訴你們。
孫女士:我七十歲了,4.25之前我已煉法輪功4年多了,我是修煉法輪功的親身受益者,修煉前我渾身是病,吃了許多的藥,看了多少次的病也無效,我心灰意冷覺得無望了。就在這時我以前的同事到家看我時,給我介紹了法輪功。煉功後,逐漸的我能下地走了,然後可以下樓,在後來就可以到煉功點煉功了,病都好了。
在4月25日早晨6點左右,我像往常一樣,去我們煉功點(天壇北門)煉功,碰到我們點兒的一高級工程師(女)和一師範大學退休教授(女),我聽他們說了天津的情況後就與他們一同去上訪。
* 是不是搞政治,是不是反對政府
付女士:這次4.25也是和「北京電視台」的那次一樣,我們就是想向國家領導反映一下真實情況,糾正對法輪功的不實報導。我對政治是最沒興趣的,我去上訪也從來沒有想過這是甚麼政治目地。就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知道法輪功有多麼好,事情就這麼簡單。
孫女士:事出有因。在1996、97、98年不斷有報紙對法輪功進行不實報導,如「光明日報」、「濟南晚報」、「北京電視台」等等,還騷擾天壇東門等煉功點,大家都覺得這種報導是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的傷害。對於我們每個按「真、善、忍」要求做的,同時又受益於祛病健身的個人來說,都想去見有關領導說明情況,應該使我們有個安全的環境煉功,僅此而已。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退了休了,搞得一身病痛,只想享受一下煉功後的喜悅,誰想搞政治呀!
法輪功修煉一切都是自願的,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只有自願者義務教功,自願參加,沒有組織,不參與政治,更不會反對政府。
* 是不是去圍攻中南海
孫女士:4月25日早上6點我和我早晨碰到另外兩名學員乘14路車同去信訪辦,但每過來一輛車都是坐得滿滿的,人們還攜帶著乾糧(成袋子烙餅),風塵僕僕的來排隊上車,車上雖然滿滿的人,但卻是那麼的肅靜。
到府右街下車,走近中南海西門,有門警先過來問是幹甚麼的,我說是煉法輪功的,他說:站對面中南海西門馬路對過兒。我們就按他們指揮站在對面。
後來說派代表進去,在西門附近有不少人,就進去了幾個談情況,我們在外面等候。大約十一點左右,因人多我們站的較遠,就聽見一片鼓掌聲說,朱鎔基出來接見了。在這等待的時候,大家非常安靜,有老人,有學生,有男有女,誰也不認識誰。警察們看到這情況,來的警車就都陸續走了,留下的警察有的抽煙,有的喝水。
付女士:當天4.25上訪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晚上回家時大家都很高興。
誰知道後來卻說我們是去圍攻中南海,我不知道新聞裏為甚麼要用「圍攻」這個詞。我也想不明白我們是怎麼「攻」的。要說「圍」,我們當時站的地方都是警察指定的,要是真圍了也是他們有意把我們擺成一圈的。再說「攻」,我覺得大家稍微想一想就覺得這個詞有問題。攻是甚麼意思,起碼得有攻打的行為吧,我們一沒有坦克大炮,二沒有磚頭瓦塊,連口號都沒有,說話都小聲,我們用甚麼攻啊?我們又怎麼攻的啊?
至於說反政府之類的話都是有人想故意給我們扣帽子,再激起那些不了解真象的人們對我們的仇恨,以便達到他們的目的。
至於說會有7月20日開始的鎮壓,那時我當時想都沒有想到的事兒。
最後,來自中國大陸,年逾七旬的紹老先生說:「我們今天在這裏集會紀念法輪功學員4.25和平上訪的壯舉的同時,我們呼籲停止這場對修煉「真、善、忍」的好人的迫害。」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4/4/28/4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