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華僑時報案結束最後辯論:言論自由、仇恨宣傳與傷害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4年2月28日】(明慧記者梅潔報導)2月26日,華僑時報誹謗案進入法庭辯論的最後一天,原告律師伯格曼從不同的角度駁斥了被告律師言論自由絕對化的論調,同時,指出華僑時報的文章屬於仇恨宣傳,並給原告──法輪功學員帶來無法償還的巨大傷害。一天的庭辯後,法官沒有立即就本案做出判決。法官表示,還要審閱所有相關文件,再作決定。

言論自由是有公共道德規範的

在前兩天的陳詞中,伯格曼列舉新聞從業人員的不同準則,以及關於廣告和社論等題材的標準。這些準則包括:公平、公正、準確、嚴格、真實、全面、尊重個人權利不受侵犯以及適當校正錯誤等。

伯格曼逐篇分析華僑時報的文章,發現這些文章完全違背了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法規和標準,其報導與事實大相徑庭。

伯格曼說,如果你想找一個徹頭徹尾的違反這些道德標準的教材的話,華僑時報就是一個例子。

辯方律師在陳述中,拋開了新聞從業人員的道德標準,認為言論自由是絕對的,聲稱如果沒有指名道姓或對人的名譽造成損害,就可以任何自由攻擊。

伯格曼在反駁時,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言論自由本身也是相對的。

從內容上,伯格曼引用相關法律條文說:「評論基於的事實必須真實,而不是憑空想像。」按照法律規定的方法,根據所處的不同場合、背景,以及整個文章的意思,而不單單是一句話。行使言論自由。對照法律和事實,華僑時報的文章均屬誹謗性質。事實上,華僑時報案大的背景是中國的法輪功學員在中國遭受嚴重迫害,法輪功學員的言論自由完全被剝奪,而江氏集團採用的完全是誣蔑法輪功學員的仇恨宣傳;而它的小背景是華僑時報大量轉載國內的仇恨宣傳的同時,對本地的法輪功學員進行歪曲和誣蔑,煽動社區仇恨。

華僑時報違背事實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對方律師在法庭上誣蔑法輪功學員撒謊。並否認華僑時報說過法輪功學員是「恐怖主義分子」。他說,如果真這樣說的話,那才是最討厭的標籤。而事實上,華僑時報多次將法輪功學員說成「恐怖主義分子」、「恐怖組織」及「黑社會」,伯格曼在法庭提出了確切的證據。

從適用對像上,言論自由的尺度也不同。伯格曼舉例說,公民與國家之間,同公民與公民之間的言論自由的標準就有所不同。在個人與國家的關係中,公民行使言論自由的尺度更寬鬆,但是,公民與公民之間衡量言論自由一般是以不傷害他人的基本權利,尊重公民的聲譽為前提。

從發展的角度看,伯格曼認為,法律的適用不是一成不變的,但都應當符合當時社會的正常狀態。那麼無論過去,還是將來,為了保護言論自由的神聖,法律必須清楚明確的表達出言論自由的界限。伯格曼說,「這就是為甚麼我要在法庭回顧一下新聞從業者的道德規範。」

「無條理的語言、可笑的材料」的殺傷力

華僑時報的辯護律師說,只有11月3日的文章沒有條理。他強調,語無倫次的東西有甚麼可怕的?根本不會造成傷害。被告華僑時報社長在證詞中也承認,華僑時報的11月3日,10日以及23日的文章「語無倫次」,「是愚蠢的,誰會相信呢?」

但是,伯格曼在法庭上說,華僑時報的一些讀者是相信報紙中刊登的東西。這一點可以在華僑時報發表的讀者來信中清楚地看到。

伯格曼在法庭上拿著希特勒刻意詆毀和誣蔑猶太人的書《我的奮鬥》說,「這本書導致了數百萬猶太人被屠殺。同樣是無條理的、瘋狂的語言、可笑的材料,但是它說服了數百萬人犯下可怕的罪行。」

伯格曼指出,如果將這本書中的「猶太人」換成「法輪功學員」,那麼,這本書所表達的意思,就和今天華僑時報所表達的意思相同。

伯格曼說,同樣是語無倫次的、瘋狂的語言、可笑的材料,這本書殺害了數百萬人,而又有多少人死於歐洲的戰爭中?伯格曼說,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的感受和原告看到華僑時報的文章一樣,渾身顫抖,十分恐懼,我為死難的6百萬猶太人而顫抖。如果這本書不被印刷,那麼這六百萬猶太人發展到現在就是三千萬。

仇恨和傷害

在談到高等法院對仇恨的定義時,伯格曼說,仇恨是與毀滅有關的稱謂,仇恨會導致不理智的情緒、瘋狂。根據魁北克省人權憲章的精神,為維護公民名譽,應該消除和拒絕仇恨。

伯格曼說,精神傷害可以補償,但卻無法償還,更是無法用金錢計量的,從精神到名譽,這種傷害無法計量。金錢的賠償只是一種補償。

伯格曼解釋說,華僑時報自己證明了這種傷害,因為許多人在華僑時報的請願信上簽字──他們簽字是因為他們信任華僑時報。露茜在證詞中說,她在老年會看到一進門就有人要你簽名。華僑時報積極在社區中煽動仇恨。

伯格曼說,當這些原告被攻擊時,同一社區的擁有同樣語言、傳統和文化背景的蒙特利爾的中國同胞對這種攻擊表示理解,並把原告說成是邪惡。而造成這一切的全部原因是,在中國,一個手握大權的人突然有一天發話了:這些煉法輪功的人讓我害怕,威脅到我了,把他們除掉。──有甚麼比這造成的傷害更大呢?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