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弟子給老同學的勸善信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2年5月31日】

你好!

一別已有數月,各方面都還好吧?

上次老同學聚會,大家的熱情以及善良的本性的流露,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在當今人類道德觀念敗壞、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這一代人對是非的分辨能力是難能可貴的,這在修煉界來看,認為是根基好的表現,可是在大法洪傳的時代卻沒有走入修煉,真的是很可惜!也許是由於緣份還未到吧。不過,如果能夠知道法輪大法是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進行修煉的高德大法,從而不被邪惡的謊言欺騙和愚弄,那麼這個生命以後還可能會有得法的機緣。所以說,珍惜大法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通過上次見面,得知你對氣功並不陌生,而且對法輪大法也有所了解,但願你所知道的是真實情況,而不是大陸各種喉舌媒體所散布的誣蔑之辭。

人都想追求幸福的生活,所以很多人都在探討甚麼是幸福?人生的意義是甚麼?因為人本身就在迷中,看不到事物的本質,不知道因緣關係,所以誰也說不清楚到底甚麼是真正的幸福,以及人活著到底是為甚麼。氣功普及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人體生命科學,人們才開始對一些人體的特異現象進行關注。但是,由於人們固守著自己的舊觀念不願改變,因此對人體和自然界的許多超常現象根本就無法解釋。其實,「千古以來能夠把人類、物質存在的各個空間、生命及整個宇宙圓滿說清的唯有『佛法』。」(摘自《轉法輪》)因為「『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學說中最玄奧、超常的科學。如果開闢這一領域,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常人的觀念,否則,宇宙的真相永遠是人類的神話,常人永遠在自己愚見所劃的框框裏爬行。」(《轉法輪》「論語」)

實際上人活著的目的是要返本歸真,只有通過修煉圓滿,才能超脫生死輪迴,到達幸福的彼岸,返回到自己先天生命產生的地方。而法輪大法正是教人如何修煉才能圓滿,他給人們指明了「回家」的路,等於是給人留下了一部上天的階梯!

修煉界講人身難得,是因為人能夠聽法,可以修煉(而動物是沒有資格聽法的),所以人才顯得珍貴!如果這個人一生得不到法,不能修煉上去,那真是枉活百年,在六道輪迴中不知何時才能重得人身?歷史上許多皇帝或王子都放棄皇位,出家修煉,難道修行比當皇帝的滋味更好嗎?不是的,因為他不是為了追求眼前的這點「現實」利益,他想要的是更長遠的美好。當然,他能不能得法,能不能修得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然而,法輪大法卻真的是能夠使人得度的宇宙大法,是千載難逢,萬古不遇的。如果與之擦邊而過,那將會使人生生世世、永永遠遠地痛悔!

有的人說我們追求的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其實,人的一生只有幾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不過一瞬間,所以人生就像一場夢,就是一台戲,只是世人迷在其中看不透,因而他們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拼命地去爭奪,甚至不惜傷害別人,一生中造下了無數的罪業。到頭來,他們所欠下的業債,都得自己去承受償還,也就是像修煉界所講的「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而對於一個修煉覺悟了的人,因為他能看到事情的真象,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因此能夠比常人看得更長遠,不會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他所得到的將是生命的永恆,他所享有的將是永遠永遠的大自在,大安樂!因此在他看來,常人所追求的「功名富貴」,其實都是過眼煙雲,那才真正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呀!

可嘆世人目光短淺,只重現實,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因而不願相信佛法真理,更有甚者,為了自己的權利私慾,出於對佛法真理的恐懼心理,從而濫用職權,瘋狂地誣陷和破壞宇宙大法,這些邪惡之徒註定是要被銷毀掉的,它們必將會在永無止盡的痛苦中償還其所犯下的罪業,因為它們反對的是開創萬事萬物(包括它們自己)的宇宙大法。更可惡的是,它們不僅自己對大法直接犯罪,而且還編造各種謊言欺騙世人,愚弄百姓,致使許多無辜的人對大法產生了仇視心理,如果這些人不能改變看法,將會被宇宙所淘汰,在無知中成了那些邪惡之徒的陪葬品。

在歷史上,凡迫害正信的,在後來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釋迦牟尼佛時代,他的很多弟子也受到了種種迫害,而那些惡徒都沒得到好下場。就目前而言,中國大陸有很多殘酷迫害大法弟子的地方官員和惡警已經遭到了惡報,它們有的突然暴死;有的忽然得了「怪病」,或者殘廢,或者成為植物人;還有的莫名奇妙地死於車禍,甚至還連累了家人……,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些事實充份說明了「善惡有報」是恆久不變的天理。

上次我們去株洲的目的,主要就是想把真相告訴你們及親朋好友,希望大家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當然,幾十年未見面的老同學歡聚一堂,也是一件喜事。謝謝你及你的家人對我們的熱情款待,也請轉謝其他幾位同學,並代問他們好!

鄭明(化名) 寫於4月10日

以上是我爸爸4月10日寫的信,還沒發出去,又被邪惡之徒再度非法抓捕,可能關押在看守所,具體情況不明。我與媽媽發現了這封信,故代爸爸寄給您。願您與其他叔叔阿姨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法輪大法真相,為您及家人選擇一個美好的未來!

祝您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鄭明之女:美美 於5月22日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