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水、旱災對人的啟示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2年5月29日】世界日報2002年5月29日報導- 久旱望甘霖,是自古流傳的俗話,世上許多族群部落,都有望天祈雨的風俗習慣,這是人類文化的一項傳統,也反映人類對天災的無奈。

 很多年前,就流行「人造雨」,利用飛機在高空噴洒化學劑,以增雲集成雨滴。但其成本太高,效果也很有限,故使用不普遍。近年來改用「大炮增雨」成本較低,但只能「杯水止渴」而已,跟天然雨量之豐沛相比,仍是差一大截。

 水、旱天災自古就對人類構成很大威脅。聖經記載「諾亞方舟」的故事,流傳至今。在遠古那個世代,人心就已悖逆,只有諾亞一家八口順服神的吩咐行事,經歷多年始造成方舟,舉家與牲畜動物進入方舟,免於大水災難。現今世代,雖科技發達,但水、旱天災仍接踵而來。落後地區固然天災不斷,科技發達國家如美國,地區性的災情也難倖免。

 近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水旱災更令人愁眉苦臉。台灣土石流,中國乾旱沙塵暴,幾乎年年來報到。追究原因,過去環保不力,水土保持不佳責無旁貸。但若從「天災」之另外角度觀之,倒也產生幾點疑問,譬如:何種方向和強度之颱風帶來豪雨?至於蟲災,沙塵暴之形成也頗多疑問,就像龍捲風突如其來的困惑。地球上農地、綠地日漸減少,蝗蟲何以仍照常繁殖?沙塵暴地區飛沙滾滾,白天不見路,大地變渾沌,「文明」何處尋。

 陳水扁順應民情,到廟中祭神祈雨,李遠哲的建言卻值得大家深思。筆者以為「盡人事」就是今後決心做好環保,水土保持工作,不再濫墾。「聽天命」則不是拜祭那些人手所造的偶像,以免犯了三千多年前,以色列人「造金牛」當偶像祭拜的錯誤。

 「仁民愛物」「敬天憫人」乃歷史上仁君的風範。在民主時代,政府如果沒有上帝的公義,則百姓的人權與尊嚴將被摧殘。如果沒有上帝的慈愛,則異議人士的生命也無保障。如孟軻所言「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民主法律規範的國家,若執法不公,因人而異,法條雖多也徒增差別待遇困擾。在沒有法律規範的極權國家,「民權」是種奢望,百姓只有望天興嘆。

 再者,「天災」「天意」「天譴」乃人類共同的語彙,非某國文字所獨有。足見人類之天性近似,追求文明福祉的本能雷同。濫墾、破壞自然環境均衡是有形的悖逆自然秩序,導致水旱災增多。更可怕的是人類心靈的叛逆,所引發無形而可怕的後果。明知愛能利己益人,恨則損人傷己,然選擇前者奉行不渝者,世上並不多見!難怪德蕾莎修女的逝世舉世哀悼,因她遺「愛」人間的風範,世上沒幾人。反觀仇恨自大為出發點的人類惡行,自古攻打斯殺,爾虞我詐,無法無天,驕狂自大,若說「天譴」也不失為「天賜良方」。否則劣跡敗行一直重演,民無寧日。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