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涔今天在第一屆國際整體醫學研討大會上以「手指識字:通往發現信息場之路」為題,發表六年多來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自1996年開辦「手指識字訓練班」,總共招收138位7歲至13歲學生,有98名完成四天八個小時的訓練課程,其中有21位學生出現手指識字能力。由於經驗的累積,去年29位學員中就有10位成功。
訓練內容簡單容易,首先讓學員打坐10分鐘,去除心中雜念,穩定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頂端;研究小組事前則以電腦亂數產生不同顏色的數字或中文的組合,再寫到紙張上,摺疊起來放入黑色布料做的暗袋中。
約有兩成多的學生經過簡單訓練後,開始出現手指識字能力,有些受測者甚至只要接觸到暗袋,就可看到紙條的字,顯示手指識字可能和觸覺無關。學生只要用手指觸摸折起或密封的紙條,就可知道紙條上寫甚麼東西,關鍵就在於腦中「屏幕效應」被打開了,將外界資訊轉化成視像訊息的「第三眼」。
李嗣涔認為,手指識字能力是一種可以被訓練且普遍存在的特異功能,只是隨著年齡增長,超感官知覺功能會逐漸消失,大約14歲以後,就喪失這項先天具來的潛能。
研究數據顯示,當手指電壓出現的2.4秒前,腦部視覺部位就會出現強大的訊號,腦部血流會突然下降20%,之後再反彈回升30%。李嗣涔指出,這就代表該學員在這一瞬間「天眼」被打開了,此時腦海中會出現發亮的屏幕。
李嗣涔解釋,天眼一開,人的心智就可以掙脫身體障礙,與外界產生交換作用,腦內向外擷取外界信息,和紙張產生「心物合一」的交換,這就是所謂的「透視眼」。如果訊息的接受順序是由內向外,就成為一般人所說的「念力」,腦部發生訊息;研究小組就發現,部份成員可以透過意念,將放在盒子內的牙籤給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