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中時社論:「五十年不變」只有五分鐘熱度?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2年12月18日】中國時報2002年12月17日發表評論,責問「五十年不變」只有五分鐘熱度?

評論說,香港民眾最近走上街道遊行,原先估計的人數為五千,結果出現了六萬群眾。遊行的訴求是對香港政府計畫提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草案表示高度不滿。這次的遊行,據說大令香港政府感到意外。是否產生改變政策的具體效果,值得觀察,也值得關切。

所謂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草案,指的是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要求「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香港政府最近在北京的慫恿之下,有意提出二十三條立法的「藍紙草案」,也就是不經過徵求意見從事公共討論的立法程序,在民意調查中引起了五成四受訪者的反對。相關的立法爭議,其實方興未艾。我們在台灣遠眺此事的發展,並不感到意外,但卻感到憂心。

為甚麼不意外?因為從今年港府對於打擊法輪功表示配合北京政策以來,在思想、言論、集會、結社自由上收縮政治尺度的霜寒已不難使得感官敏銳的人士察覺出來。相對於一九九九年北京修憲,將「反革命」刪除於憲法規定的制度或文字之外,看起來走向政治寬鬆政策的現象,北京方面其實並沒有大幅的政治開放動作,卻已不只是一次的促使香港政府配合上緊政治發條。港府提出二十三條立法藍紙草案,似乎只是遲早之事。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當然,久處自由社會的香港居民,會對這份草案反應激烈,也絕無令人意外的理由。此點若是不在香港政府的預期之中,恐怕反而令人不易理解。難道香港政府真的不能預測人們對於自由的空氣是否能夠維持新鮮,其實並不需要過度靈敏的嗅覺?密載港人稱為「二十三條七宗罪」的立法草案,特別是在香港現行立法原已存有諸多對應相關罪狀的條例之外,還要別立量身裁衣的新法,怎麼不會引起疑慮?又怎能用「好人不必擔心」這類的說詞掩飾得過去?

為甚麼要憂心?我們感到憂心的理由可能要比感到不意外多得多!第一,我們憂心香港政府會不理民情,一意配合上意。不得人心是一回事,立法通過、收緊香港的思想、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的尺度,卻是我們真正不願見到的事。二十三條七宗罪與思想言論自由發生直接抵觸碰撞,只要觀察者略具民主素養,都將是常識性的結論。如果香港回歸五年不滿,即要開始收縮政治管制思想的尺度,「五十年不變」的信諾恐怕只能算有五分鐘的熱度。國際上對於香港的前景,大概絕不會感到樂觀。經濟表現疲弱尚有可為,政治氣候嚴寒會不會一蹶不振?我們為港人的自由繁榮前景感到憂心。

第二,北京要以維持香港的一國兩制做為政治號召,卻還要收縮言論政策,其實是難以理解的政治邏輯。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均走向改革開放,香港方面則在政治、經濟的道路上同時開著倒車,一國兩制很快就會變成一國一制。在經濟上,當深圳香港化、香港深圳化已經漸漸變成不是笑話的時候;若在政治上走向北京香港化、香港北京化,「一國兩制」的信用只怕會大幅宣告貶值。我們誠有理由為北京的香港政策是否明智感到擔憂。在北京領導班子甫告進行改組之外,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出現了「香港北京化」的加速變化,自然更有理由表示疑慮。

第三,北京的香港政策,可以看成兩岸關係的一個溫度計。二十三條七宗罪的立法,台灣人不會感到陌生,台灣走過戒嚴時代的深刻經驗教訓,對於香港人為了反對二十三條立法走上街頭,很容易產生高度的共鳴,也很容易將香港人的遭遇,看做是台灣人應該借鑑的所在。北京要求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背後,原是「一國兩制」的提議。現在香港的經驗是否顯示:一國兩制其實很快地會和一國一制無殊?兩岸關係的解凍,只怕更不容人感到樂觀。香港政府對於北京若是唯唯諾諾,不知此中尚會發生台灣效應,或許不足為意;北京方面若是以為它的香港政策與兩岸關係可以分割處理,那就顯示政治遠見出現問題了。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條七宗罪的立法提案,有理由令人為兩岸關係上顯現負面連帶效應感到憂心。

北京想要長期維持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制度信用,必須要小心呵護其中必須嚴守的政治分際,香港政府則更必須負起一線上的政治責任。基本二十三條七宗罪的立法提議,引起一次盛大規模的街頭遊行,會不會給予所有關切香港前途有識之士某種一葉知秋的認知?是北京與香港政府都必須認真面對的嚴峻形勢。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